這句話,像是一個離家多年的遊子,在呢喃著對故土的思念。
馬皇后靜靜地聽著,伸手握住了他佈滿老繭的大手,輕聲說道:
“是啊,也不知道當年的吳大娘身子骨還硬朗不,她家的那口水井,可是養活了半個村子的人。”
帝后二人間的對話,沖淡了車廂裡凝重的氣氛。
朱標小心翼翼地抬起頭,看到父親臉上的神情不再那麼嚴厲,才試探著開了口。
“爹,娘,你們就放寬心吧。”
“如今四海昇平,又有爹您這樣的聖君在位,鄉親們的生活,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個個都過得其樂融融。”
這記馬屁,拍得恰到好處。
然而,朱元璋聽了卻並未露出什麼笑意,只是緩緩搖了搖頭。
“標兒,你記住,話不能這麼說。”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的日子好不好,不是靠嘴上說的,更不是靠咱在宮裡想的。”
朱元璋重新看向朱標,神情嚴肅:
“咱當年,一粒米,就能逼死一條好漢。咱的爹孃,哥哥,就是活生生餓死的!”
“那種日子,咱不想讓大明的百姓再過一遍!”
“所以,咱才要帶你出來,親眼看看!”
朱元璋的目光灼灼,看得朱標心頭髮顫。
這些事,遠比太傅們在書本上講的“民生多艱”四個字,要深刻的多。
“所以,咱才覺得,你說百姓們一定過的其樂融融,那可不一定。”
朱元璋微微一嘆,語氣也隨之變得愈發沉重。
“你沒過過苦日子,你不懂。”
“想當年,連吃飽肚子都是奢望。如今雖是咱的天下,但這幾年天災人禍從沒斷過,下面的官吏又良莠不齊。”
他望著窗外飛速掠過的荒蕪田地,眼神愈發冰冷。
“一個地方官是清是濁,看一看他治下的路,就能知道個大概。”
就在此時,馬車猛地向下一沉,緊接著便是一陣劇烈的顛簸!
“哐當!”
車廂內的茶具被震得東倒西歪,朱標猝不及防,一頭撞在了車壁上,疼得他齜牙咧嘴。
就連一向沉穩的朱元璋,身形也晃了晃。
馬車劇烈搖晃了幾下,車輪發出一陣刺耳的摩擦聲,最終緩緩停了下來。
朱元璋的眉頭緊縮,眼神變得愈發兇狠。
還沒進縣城,路就已經爛成了這個樣子!
那個蘇白,看來問題不小!
他一把掀開車簾,冷聲朝著外面問道:
“為何停車?”
車伕惶恐的聲音從外面傳來。
“回......回老爺。”
“咱們到地兒了,前方就是桃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