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朱元璋一行人愣神之際,另一個溫和些的聲音響了起來。
“老哥,莫要生氣。看這位兄弟風塵僕僕的樣子,怕是頭一回到咱們桃源縣吧?”
朱元璋順著聲音望去,只見旁邊一輛裝著布匹的騾車上,一個頭戴方巾,面容和善的中年人正對著自己微笑。
吆喝的壯漢聽到這話,探頭看了一眼朱元璋的馬車,臉上的不耐煩果然消散了許多。
“嗨,原來是外地來的客商。那倒怪不得,怪不得。”
壯漢撓了撓頭,竟還有些不好意思。
“兄弟,不是俺說你,來咱們桃源縣做生意,這規矩可得先弄懂了。”
和善的路人笑著接過了話頭,他伸手指了指前方不遠處,一個豎立在道路一旁的巨大木杆。
“兄弟請看,看到那個杆子了嗎?”
朱元璋一行人人,下意識地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
只見木杆約有兩丈高,頂端是一個巨大的方盒子,上面有三個圓形的孔洞。
此刻,正對著他們這邊的孔洞裡,亮著一塊綠色的木牌。
“此物名為交通訊號燈,乃是蘇縣尊親自設計督造,用以疏導城門車流。”
中年人頗為自得地解釋道:
“你看,它有紅、黃、綠三種翻轉牌。如今掛的是綠牌,便是示意我們可以通行。”
“若是那紅牌翻出來了,就得停車等候,萬萬不可亂闖。”
“至於黃牌,則是提醒你,馬上要換牌子了,要提前減速準備。”
朱元璋的眼睛微微睜大。
交通訊號燈?
紅燈停,綠燈行?
這是何等新奇的玩意兒!
他治理天下,各大城池的道路擁堵也是最令他頭疼的問題之一,尤其是京師應天府。
每日裡,城門內外車馬行人混作一團,經常堵得水洩不通。
哪怕是官府的隊伍,也時常被困在其中,動彈不得。
為此,他不知下過多少命令,刑部和兵馬司想了無數辦法,卻都收效甚微。
可眼下......
這個叫蘇白的縣令,竟然用這麼一個簡單的東西,就解決了這個天大的難題?
只聽中年人還在繼續介紹。
“你看,咱們現在走的這條,是專門給載人的馬車、牛車走。”
“旁邊那條,是貨車道,給咱們這些運貨的走。再旁邊,還有一條更寬的,是給運送生鮮魚肉的生鮮專用道,必須保證最快速度通關,免得食材壞了。”
“人走兩邊,車行中間,如此一來,這效率不就上來了嗎?”
中年人說得眉飛色舞,臉上是發自內心的驕傲之色。
朱元璋的內心,此刻早已是翻江倒海!
他瞬間就明白了這套規矩的精妙之處!
若是將此法推行到大明全境,甚至只是用在邊關的軍糧押運上,能提高多少效率?
這個蘇白......到底是何方神聖?!
他到底是怎麼想出這些匪夷所索的辦法的?!
朱元璋感覺自己的腦子有點不夠用了。
他強壓下心頭的震撼,對著中年人拱了拱手,用一種儘量謙卑的語氣問道:
“敢問這位兄臺,方才那位大哥說的巡警和記分,又是什麼章程?”
中年人聞言,臉上的笑容更盛了,似乎很樂意為這些初來乍到的外地人解惑。
“呵呵,這便是蘇縣尊的另一大高明之處了。”
“巡警,便是專門維護這道路秩序的衙役。誰敢不守規矩,當場拿下!”
“至於記分嘛,就更有意思了。”
他輕輕嘆了口氣,也變得愈加佩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