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自澳洲歸來,反清復明

第166章 166.考慮

明軍要軟禁問詢陳皇后,並不是要逼她說出她不知道的事情,而是因為現在無法排出陳皇后私吞張獻忠的財產,並自行隱匿了一部分,所以她必須要得把她知道的都給吐出來才行。

現在,馮恆英和王浩波已經跟陳皇后交了底兒了,接下來她會被送到南京去生活,朝廷可以保她衣食無憂,她這輩子基本上也沒有什麼機會再用錢了,那些金銀財寶繼續藏著也沒有任何意義。

陳皇后本就不是什麼意志堅定之人,當下就把自己知道的事情全都撂了,藏匿起來的金銀珠寶也都老實交了出來,因為她現在也算是看出來了,若是配合明軍,自己還能有條活路,否則那些被明軍處決的大西官員便是她的榜樣。

因為陳皇后還算配合,所以明軍清繳贓款的工作做得還算順利,沒錯,就是“贓款”,因為張獻忠的這些財物都是透過劫掠剝削等手段獲取到的,既是非法所得,自然是“贓款”!

現在,明軍是一方面把統計在冊的贓款陸續運往南京,一方面繼續搜察,尋找那些被張獻忠隱匿起來贓款。

畢竟現在沒人知道張獻忠到底有多少財產,也不知道還有多少被隱匿起來的財物沒被發現,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就是即便要掘地三尺,也要把張獻忠斂積的錢財全部收繳到朝廷的國庫中去。

當然,這件事情不能急於一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恐怕這將是一項長期工作,因為僅是已經被明軍繳獲,登記在冊的財物便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光是要把這些贓款贓物運回南京去,就是一個耗時耗力的大工程!

主要的問題還是交通不便,缺乏有效的運輸手段,陸上運輸現在只能靠馬車,得一車一車把東西拉到城外的碼頭上去。

而便是接下來可以走水路,運輸條件比陸路運輸要便利一些,但卻因為當今的長江水路並不支援大型貨輪航行,所以只能使用中小型的船隻進行運輸,金銀的密度大,雖然看起來不佔地方,但重量卻在那兒擺著,所以每個航次能夠運載的數量也是比較有限的。

此項工作十分繁重,而且也比較要緊,所以現在馮恆英和王浩波的注意力和工作重心主要就放在這件事情上,至於其他的事情,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成都城內的事情確實是都可以放一放的,但是現在成都城外還有大西軍的殘餘勢力存在,尤其是張獻忠的四個義子,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更是最大的隱患,不把他們剿滅,斬草除根,這一點兒倒是與朱勝機以往的作風不符。

朱勝機自然不是見錢眼開,為了銀子連大局都不顧了,他反倒是故意要放此四人一馬,因為他早已料到,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多半是要南下逃往雲貴的,而把他們四人趕到雲貴去,便是朱勝機的目的。

雲南布政使司和貴州布政使司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太平盛世之時,這兩省尚且多有土司、土番造反之事,而如今王朝動盪,這兩省的情況更是早就變得一團糟了,所以不如就讓孫可望他們先去跟那些造反的土司、土番們鬥一鬥,朝廷只需坐收漁翁之利即可。

涉及到民族之間的矛盾,自古以來就是難辦的麻煩事兒,若是孫可望他們真能戰勝那些造反的土司、土番,佔據雲貴而省,倒也算是幫朝廷解決掉了一個大麻煩,這個惡人就讓孫可望他們來做就好。

當然,若是孫可望他們鬥不過那些土司與土番,朝廷倒也沒什麼損失,至少他們總歸還是能削弱一些那些造反的土司與土番們的勢力,朝廷接下來也能省些力氣。

只是朱勝機沒有想到的是,四人中的李定國竟然沒有與孫可望等人一同離開,而是選擇留在成都府,為張獻忠報仇,此時竟然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到了成都城中。

李定國經過多日的觀察,也已經意識到,現在想要殺掉汪兆麟,除了想辦法潛入到汪兆麟的府邸之中,怕是別無他法了。

可是,想要潛入到被明軍重重把守的汪府,又是談何容易?

汪兆麟之前把持大西政權,明軍對他自是極其重視的,如今既然要軟禁他,那自然是嚴防死守,汪府可以說如今是連只蒼蠅都飛不出去,當然,外面的蒼蠅也休想飛進來!

所以想要潛入汪府,怕是痴人說夢,想要進去,就只有一個辦法,那便是硬闖,直接帶著手下打進去!

可且不說現在把守汪府的明軍數量足有上百,且個個都裝備著那種威力恐怖的火銃,怕是上千人也很難攻進去!

而且就算是能夠殺進去又能如何?汪府一旦受襲,城中的明軍勢必蜂擁而至前來救援,到那時候才真是插翅難逃!

簡而言之,就是李定國要率領他所有的部下殺進汪兆麟的府邸之中,並非毫無勝算,可他一旦這麼做了,就要做好有去無回的準備!

誓死斬殺汪兆麟,為自己的義父張獻忠報仇,李定國不是沒有這樣的膽魄和決心的,但是能活著,誰又願意去送死呢?

所以說,這對於李定國而言,只能是最壞的打算與選擇,不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走這一步的,畢竟這不僅事關他一人的生死,手下那千八百的弟兄可都得跟著自己送命,他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得為這些對自己忠心耿耿計程車卒們考慮吧!

因此,李定國決定再等等,看看到底能不能想到一個更好,更穩妥的辦法。

同時,他也意識到自己不該把目光只盯在汪兆麟一個人身上,還是要看看能不能從明軍這邊下手,找到什麼突破口。

而當李定國這一把思路開啟,果然就讓他發現了不少可以利用事物,讓他頗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這辦法也隨之在腦海之中浮現。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