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水戰,這不是上趕著送死嗎?
朱勝機得知此事後,樂得忍不住拍手叫絕,正所謂有“臥龍”的地方,必有“鳳雛”,馬士英和劉孔炤這倆人兒算是找對付了!
如今就算是傻子也能看得出來,朱勝機最大的倚仗就是這些鐵甲艦,若是馬士英等人將朱勝機引到陸上作戰,使其艦隊無法發揮作用,那麼朱勝機想要以劣勢兵力以少勝多,還是要費些力氣的。
可馬士英和劉孔炤偏偏就非要在水上與朱勝機的鐵甲艦隊正面硬剛,也不知道是誰給他們的自信和勇氣,難道這年頭兒也有梁靜茹?
不過,雖然站在知己知彼的朱勝機的角度來看,馬士英和劉孔炤他倆確實都是“大聰明”,但若是站在客觀角度上而言,你還真不能笑話他倆是“二傻子”,畢竟他倆也是基於自己本身的認知,才做出的決定。
統領十萬江防水師,麾下戰船上千艘,換誰誰不自信?哪兒還用得著朝梁靜茹借勇氣?
別說是他倆了,就連南京城裡的官員,也沒幾個人認為朱勝機可以憑藉僅僅三十艘鐵甲艦,就能應付得了江防水師的千艘戰船與十萬大軍!
人們雖然都知道朱勝機的鐵甲艦厲害,馬士英和劉孔炤也從未敢輕視朱勝機的鐵甲艦,很清楚這鐵甲艦不能以常理度之,極難對付。
但便是他們已經給予了鐵甲艦最大程度的重視,已經窮盡自身認知和想象力的極限去估量鐵甲艦的實力,也實在想不出在絕對數量優勢下,江防水師會有半點兒戰敗的可能。
既然已經提前知道了敵軍的計劃,朱勝機這邊自然是提前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一方面吩咐澳明艦隊整軍備戰,另一方面則派人出城南下,沿江監視敵軍動向。
自廬州府江段至南京不過二百里,走水路可謂朝發夕至,前一天才得知了馬士英和劉孔炤從廬州府發兵的訊息,次日一早就接到緊急軍報,說敵軍水師已經逼近至江寧鎮一帶。
大戰在即,原本驚惶聒噪的文武百官此時反而都已變得鴉雀無聲,想來是也都知道事到如今已經再無補救之法,就連逃命都已經來不及了,除了寄希望於朱勝機的鐵甲艦隊能夠抵擋來犯之敵,他們已經別無選擇。
城外江面之上,上千艘戰船浩浩湯湯,氣勢洶洶而來,旌旗蔽日,船板遮江,一望無際。
城內上至達官顯貴,下至平民百姓,皆噤若寒蟬,緊張的連大氣都不敢出,全城都被一種近乎窒息的壓抑感所籠罩。
然而此時的朱勝機,卻是若無其事,看不出有半點兒的緊張,就好似壓根兒就不知道此時城外有大敵來犯一般。
或者說,他明知此時城外的情況,卻是故意不聞不問,對其漠不關心,好似與他沒有半點兒關係。
是在故作姿態,以掩飾內心的緊張和恐懼嗎?
亦或是,真的已經勝券在握?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抬眼悄悄望向氣定神閒的朱勝機,都忍不住心中猜測。
朱勝機掃視眾人,看他們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樣,不禁發出了一聲輕笑,“看來諸位大人今日都有些狀態不佳啊,想必定是被城外之事驚擾了心神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