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主動來降的許定國,正值用人之際的大順軍自然不會拒絕,而且還對許定國委以重任,將他封為衛輝總兵,讓他來做此次突襲建奴的先鋒!
雖然許定國也很清楚,大順軍讓他來做先鋒,說好聽點是對他的信任與重用,說難聽點,就是要讓他來做炮灰,在前面趟雷。
但是對於如今的許定國而言,這已經不重要了,他報仇心切,還巴不得做這個先鋒,在前方殺敵呢!
而此時的建奴,其注意力都被濟寧的明軍所吸引,對於懷慶府內大順軍的異動卻還毫無察覺。
大順軍在懷慶府集結大軍兩萬有餘,一出手便打了建奴一個措手不及,大軍掠過衛輝府,長驅直入,直下湯陰。
湯陰陷落,彰德府境內的清軍才猛然回過神來,倉皇集結兵馬組織抵抗,不過這彰德府境內的清軍本就不多,總共也只有五千有餘,且都是降清的明軍和綠營兵馬,並無真正善戰的精銳部隊,故而又如何能夠阻擋兩萬大順軍的兵鋒?
許定國在仇恨的促使下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本來大順軍撥給他的都是些充作炮灰的老弱病殘,如今卻比後方的大順軍精銳還有勇猛,在其率領之下簡直都要殺瘋了。
短短五日,大順軍便殺穿了彰德府,突入京畿,許定國對待清軍主打一個趕盡殺絕,所過之處皆是屍橫遍野,彰德府五千清軍盡遭殲滅,全軍覆沒!
訊息傳到京師,震驚清廷,多爾袞驚怒交加,卻又亦感覺措手不及。
要知道,此時這京師的兵馬大多都已經被他派給了多鐸,前去平定山東,討伐濟寧之明軍,京師只有萬餘兵馬留守,他自是不敢貿然動用,若是把這些兵馬再派出去,這京師則無兵據守,連自保之力都沒有了。
可若是現在不派兵前去阻擊那突入京畿的大順軍,難道要等著大順軍一路長驅直入,來圍攻京師嗎?
多爾袞思前想後,幾經權衡,最終還是決定先解京畿之圍,再去對付山東的明軍,畢竟山東的明軍還遠在兗州府,而這大順軍卻是已到邯鄲,至京師一路坦途,不日就將兵臨城下了。
此時多鐸已經率軍行至德州,行至半途之時他便遇上了許多自濟寧逃亡而來的正藍旗士兵,這些士兵都被嚇破了膽,紛紛向多鐸述說明軍火器之恐怖。
可這些士兵所說的情況自是早已超出了多鐸的認知以外,故而多鐸自是難以相信,反倒認定是這些士兵故意誇大其詞,危言聳聽,以掩飾他們臨陣脫逃之罪。
然而緊接著,便傳來了濟寧陷落,以及正藍旗全軍覆沒的訊息,更是令多鐸感到匪夷所思,難以置信。
雖然多鐸在出兵之前已經聽聞了豪格在鄒縣敗與明軍的訊息,但是卻也不至於太過驚訝,畢竟勝敗乃兵家常事,可能導致戰敗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說遭受了敵軍的埋伏,敵軍的兵力更多等等。
雖然多鐸與豪格是政敵關係,但多鐸還不至於因此而否認豪格的能力,更不會質疑豪格麾下正藍旗的實力,所以在他看來,明軍在鄒縣戰勝豪格可以是任何原因,卻唯獨不可能是明軍的戰鬥力比正藍旗更強!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認知,多鐸才難以相信正藍旗會被明軍打得全軍覆沒,況且那豪格據堅城而守,又如何會輕易被明軍攻破城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