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至黃得功率領大軍兵臨城下,開封城終於還是開啟了城門,宣佈反正,歸附大明朝廷。
開封歸順之後,開封府內各州縣也隨之接連反正,紛紛宣佈復歸朝廷,短短半個月的時間,黃得功便未費一兵一卒,收復了開封府全境。
黃得功進駐開封城之後,河南巡撫越其傑也聞訊從陳州趕來,要與黃得功商議收復南陽、汝州和汝寧諸府之事宜。
越其傑雖任河南巡撫,負責巡撫亳州、潁州之軍務,又兼巡撫汝寧、南陽和陳州三府,但亳州與潁州位於鳳陽府境內,歸鳳陽總督節制,他自然是插不上手的。
至於汝寧與南陽二府,又皆被大順軍佔據,尚未光復,因而他也只能蜷縮於陳州,虛頂著一個“河南巡撫”的名頭,望洋興嘆。
但如今,黃得功率領朝廷大軍前來收復河南,一路勢如破竹,收復歸德與開封二府,自是讓越其傑的心中也重新燃起了希望,欲借黃得功之力,收復南陽、汝州與汝寧三府。
越其傑與馬士英是親戚,黃得功曾是馬士英的部下,自然是認得他的,所有對待越其傑倒也還算客氣,只是這種客氣僅限於二人早就彼此認識,可不是衝那馬士英的面子。
畢竟如今那馬士英早已被定為逆黨,二人自然都是要與其劃清界限的,要真是論起越其傑與馬士英之間的關係,黃得功不僅不會對他客氣,反倒還要對其避之不及呢!
越其傑是有自知之明的,也知道自己如今在朝中的處境,因為馬士英之事,他也險些遭到牽連,雖當今陛下聖明,明令禁止株連無辜,他得以倖免,但這仕途,怕是沒什麼希望了!
所以越其傑只能選擇鋌而走險,希望靠收復南陽、汝州與汝寧三府,來挽救自己的仕途與政治生命。
“將軍既已收復開封,當乘勝追擊,收復河南布政使司全境,創立不世之功!”
黃得功又何嘗不想收復河南布政使司全境,創立這“不世之功”呢?可關鍵是沒有史可法的軍令,沒有朝廷的旨意,他也不敢自作主張,行此冒進之舉啊!
他手中雖然握有數萬大軍,但河南布政使司幅員遼闊,他手裡的這幾萬兵馬撒出去,簡直就如同鬥慄撒入汪洋,連點兒浪花兒都激不起來。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今他才剛剛收復開封府,在開封府都尚且立足未穩,若是現在就急著去收復南陽、汝州與汝寧三府,也未免有些太過冒險了。
如今這河南布政使司境內還有大順軍的殘餘勢力,各地也多有流寇與匪患,形勢十分複雜,若是自己貿然將手中兵力分散開來,萬一有敵軍大舉來襲,自己又該如何應對?
黃得功可不想功敗垂成,讓自己之前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東流,所以也由不得他在此事之上不倍加慎重。
“收復開封,乃是奉朝廷旨意,但朝廷的旨意,也只是讓我先收復開封而已,至於其他諸府,在朝廷下達新的旨意之前,我亦不敢自作主張,貿然出兵!”
越其傑多少還是瞭解一些黃得功的為人,看得出來黃得功並非故意推脫搪塞自己,也是有他自身的難處,他自然也不好強人所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