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涼的房子裡,此時只剩昏暗的燭火。
這些燭火已經恢復了正常,因為張建華消失了,他是被那些手給強制帶去了什麼地方。
他消失以後,林柔一屁股坐在地上,臉上滿是豆大的汗珠。
剛剛那一幕,連我都受了些驚嚇,更別說她。
但更讓我驚嚇的是,我透過張建華給出的記憶,在他記憶畫面裡看到了殺死他的那個兇手,這兇手自稱是方覺明。
如果是方覺明殺人或者害人,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但問題是殺死這個張建華的,不該是我認識的那個方覺明啊。
因為殺死張建華的兇手跟殺了丁大軍夫婦的兇手,應該是一個人才對。
而且殺死張建華的這個方覺明,他在行兇的時候說了這麼一句話:小時候我們見過。
一般在日常用語裡面,如果說‘小時候我們見過’,那表達的意思就只有兩個,一個是‘在我小的時候,我們見過’,另一個則是‘在我們小的時候,我們見過’。
如果方覺明要表達的是第一個意思,根據兩個人的年齡來推算,方覺明到現在為止,起碼有四十多歲將近五十歲的年紀,而張建華在返老還童之前,根據林柔的描述,就算他當時是五十歲,然後按照我剛剛招魂成功的年紀,他死時已有八十七歲,所以這期間總共過了三十七年左右的樣子。
也就是在張建華五十歲左右的時候,方覺明應該是十歲左右。
既然當時的張建華是在幸福家園裡面工作,那十歲左右的方覺明又是怎麼認識張建華的?
難道方覺明也是幸福家園裡的小孩……
他跟林柔一樣?是孤兒?
這是‘小時候我們見過’的第一個猜想。
第二個猜想,就是方覺明和張建華是同齡人,他們兩個在小時候見過。
如果是這樣,張建華現在死於一年前,死於八十七歲,這豈不是說方覺明今年也八十多歲了?
而且僅僅只是因為小時候見過,哪怕小時候鬧過一些矛盾,現在時隔了七八十年,方覺明竟然還要來殺死張建華,這有點說不過去。
因此第二個猜想能夠成立的機率很小,只有第一個猜想能夠成立且比較合理。
也就是方覺明大概也是幸福家園裡的孩子,他是從這裡面出來的人。
為什麼第一個猜想會非常合理,這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方覺明不管時隔多久,他被人看到的時候都是十八歲的樣子,這是我們之前一直想不通的事。
而幸福家園裡面以院長丁濟群為首,聯合一眾工作人員,他們在做的事情也是返老還童。
所以方覺明是裡面的小孩,這就很說得過去。
有可能丁濟群他們在做相關實驗的時候,也拿方覺明做過實驗,這才導致方覺明可以一直保持十八歲的模樣。
當然,這些全都是推測,主要我不知道這些人在一些時間節點上的真正年齡,比如張建華在被辭退的時候,他的真實年齡具體是幾歲,院長丁濟群在詐死的時候具體是多少年前,還有方覺明的真實年齡到底是多大。
其實現在有一個佐證,可以用來推算很多人的年齡,這個佐證就是林柔今年到底多大。
但是她不願意告訴我。
有時候即便推理無懈可擊,但只要客觀上的資訊有偏差,可能就會導致整個推理完全出錯。
此時回過神來,我掀起衣服擦了擦臉上的汗水。
林柔還坐在地上,似乎還沒從驚嚇中緩過來。
“你還好嗎?”
“你威脅我的時候不是挺威風麼,怎麼嚇成這副德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