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國種田開始科技興國

第16章 家有存糧

大虎叔的絡腮鬍結滿冰霜,嗓門震得樹梢積雪簌簌落:“手腳利索點!晌午前魚要堆成山!“三十條漢子掄冰鎬的節奏整齊如戰鼓。

“鐵犁破開新棉鄉!”林大虎吼出夯歌詞,三十把冰鎬應和成金屬交響。

冰洞剛破開,缺氧的鰱魚群翻湧如銀浪,魚尾拍得冰水四濺。

青壯們抄起抄網兜魚,凍僵的鯉魚撞在網眼上迸出血珠,在雪地綻出紅梅。

運輸組的漢子們穿梭如蟻,魚尾掃過他們凍裂的臉頰,留下銀亮的鱗片刮痕。

日頭攀至中天,冰面已堆起魚山。林大虎的棉襖早甩在一邊,古銅色脊背蒸騰熱氣:“嘿呦!五夯鑄成虎蹲炮!“

“震天響!“

夯歌陡然轉調,漢子們青筋暴起,赤手拽網,麻繩勒進掌紋滲出血珠。

魚群在絕境中爆發蠻力,一尾鱅魚凌空撞上大虎面門,被他張口咬住魚鰓,混著血沫吼出:“太行霜雪淬刀劍喲——“

最後一網魚出水。林硯數著漁獲突然大笑:“正合夯歌詞——十夯夯出日月長!“

“照古今!“眾人合唱!

最後統計,兩網預計共收穫6300斤大魚,林家村捕魚隊又一次滿載而歸。

-----------------

正月初四,日頭西斜時,村口土路傳來車軸“吱呀“呻吟,林永年領著一百二十輛大車回村了!

每輛車摞著鼓囊囊的麻包,老騾子噴著白氣直打響鼻,車轍在凍土上壓出深深的溝壑。

最後一輛榆木軲轆車碾過寨門時,曬穀場早已圍滿村民。

三十輛村裡騾車與九十輛外僱大車交錯排開,車把式們甩著晉中特有的三環鞭梢解繩索。

“爹,兩千四百石!一粒沒少!”林永年甩鞭梢掃落車頂積雪,鞭聲驚得拉車的頭馬鬃毛炸立,八寶鑾鈴隨著驚竄的步子亂響。

林廣福的銅煙鍋敲在頭車麻包上:“永年,把泰豐糧行馬掌櫃的貨單拿來!”老人忽然抄起鐵釺捅穿麻袋,陳年麥粒瀑布般瀉入光緒年的官鬥。

七太公顫巍巍捧起把麥子,缺牙的嘴嚼得咯吱響:“光緒年的老糧還這麼瓷實,山神爺賞飯啊!”

“入庫吧!”林廣福點頭下令。

村民蜂擁卸貨,扛著麻包壓彎了腰還耍貧嘴:“這身板能頂兩頭騾!“曬穀場堆起的糧山巍峨如小丘,陳年麥粒混著冰碴,在夕照下泛著琥珀色。

栓子爹弓腰扛起麻包,脖頸青筋暴起:“這包足二百斤!夠全家嚼到來年霜降!“

“爹,府城西街米價每石漲了四百文!”林永年抹了把結冰的鬢角,從懷裡掏出蓋著“泰豐糧行“朱印的貨單,“臘月訂的價,如今這數連麩皮都買不著!入春後旱災的話,還會翻三番。為防萬一,我就多僱90輛車一次都拉回來。”

曬穀場陡然死寂,扛糧的漢子們僵在原地,麻包縫裡漏出的麥粒砸在凍土上,脆響如銅錢墜地。

林鐵匠肩頭的麻包“咚”地砸地:“額滴娘!開春要是荒了...“話沒說完就被趙寡婦擰住耳朵:“呸呸呸!大正月觸黴頭!”

圍觀的婆子們接著說:“最近村裡的水井的水位都下降很多,用水多了直接見底,要過一夜才能恢復。”

林廣福的銅煙鍋重重磕在青石碑上:“慌甚!糧倉現在存著8500石!熬一熬死不了人,災年也不怕。”

聽了族長棒喝,村民忽然醒悟:“對啊,有族長在怕啥呢?沒看到就過年前後,永年運回來3000石陳糧,硯哥兒運回來16000斤魚。”。

“省著腰勁!”林廣福的煙桿戳了戳林鐵匠後脊樑,“後晌讓王寡婦給你們燉魚湯補氣!“

人群轟然湧動,二十條榆木扁擔在暮色裡舞成風車,七太公的龍頭杖被撞飛三次,最後竟插進糧堆充了旗杆。

風裡捎來燉魚的香氣,混著糧車揚起的塵土味,釀成最踏實的年味。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