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
聞言,郭榮瞬間興奮地大叫了出來:
“你確定?”
張永德連忙將兩封降書送上:“陛下,瀛州刺史高彥暉與莫州刺史劉楚信的降書在此,請陛下御覽……”
郭榮看完降書,整個人興奮得都要跳了起來。
這才過去多少天,便接連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寧州、瀛州、莫州三州,萬萬沒想到此次北伐竟會如此順利。
好兆頭,簡直就是天大的好兆頭!
想到此,他不禁看向郭宗訓,酸棗門前的那一幕再次浮現在他腦海……
看來當初的決定真的是對的!
訓兒沒說錯,此次北伐,朕一定會無往不利!
訓兒啊訓兒,你果然是朕的福星!
拿下了這三州,接下來就可以集中所有力量攻打幽州!
自後晉開國皇帝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這塊原本屬於漢人的地方、這個天然的屏障、這個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便一直沒能收復回來!
整整二十三年!
契丹憑藉佔據這個重要的戰略位置,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無數百姓慘遭屠殺,無數漢人被其壓迫。
此次,有了如此好的開端,朕定當一舉將燕雲十六州盡數收復,以血漢人二十三年的恥辱!
可他並不知道,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裡,燕雲十六州,足足等了432年才收回……
“很好!”
郭榮極力剋制著內心的激動,神情無比嚴肅:
“韓通利用姚內斌迫使瀛、莫兩州投降,實為首功!”
“立刻擬旨,擢升侍衛馬步軍都虞候韓通,為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賜黃金千兩……”
對著這樣的結果,一旁的郭宗訓雖不意外,但也很開心。
歷史上,韓通是在柴榮臨死前才從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升為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的,也就是侍衛司的二把手!
而現在,他已經成功幫韓通提前升職了。
但這還遠遠不夠!
他要的是讓韓通與曹彬這兩個絕對心腹分別掌管禁軍的兩大體系侍衛司與殿前司!
只有這樣,才能徹底堵死趙匡胤繼續晉升的路,最大可能壓制趙匡胤,避免陳橋兵變的故事再次發生……
收斂思緒,郭宗訓悄悄觀察著趙家兄弟:
不得不說,趙大真的很穩!
他臉上不僅沒有任何震驚、不甘的情緒,甚至仍舊是那麼面無表情。
但“絕命毒師”趙匡義卻明顯沒有趙大沉穩。
此刻,他的臉色甚至比吃了屎還難看!
也難怪!
原本還想著兄長能透過這次北伐再立功勳,更上一層樓。
畢竟,兄長離殿前都點檢的位置只差一步了。
換作誰不想再搏一把?
而且,如今連掌書記趙普都說了,梁王明顯是在刻意針對兄長,這種情況下,更需要立功來鞏固陛下對兄長的信任!
可誰能想到,從滄州到現在,兄長不僅一點功勞沒撈到,風頭完全被那犬入的韓瞪眼全他孃的搶光了。
甚至此時此刻,自己與兄長還不得不學廉頗“負荊請罪”!
可惡,簡直可惡至極……
拿下寧州的本應該是兄長!
那水路都部署的位置更應該是兄長的!
益津關、瓦橋關、甚至逼迫瀛、莫兩州的開城投降的破天功勞更應該是兄長的……
韓瞪眼啊韓瞪眼,你他孃的在家好好瞪你的眼不好嗎?
憑什麼來搶我兄長的位子,憑什麼來搶他的功勞?
入你孃的……
然而,此時此刻,他也只敢在心中暗自謾罵,甚至都不敢放開自己的表情!
只因他們身上的那點點“小罪過”還沒有清洗掉……
郭宗訓雖然不會讀心術,但從趙匡義臉上的神色,也大概知道他肯定在記恨韓通!
記恨好啊!
就是要你們記恨嘛,不然怎麼制衡你們……
一念至此,他再次看向老爹郭榮。
卻見老爹已然恢復了平靜,他再次沉聲說道:“趙匡胤啊趙匡胤,你讓朕說你什麼好!”
“你看看人家韓通,當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再看看你,唉……”
郭宗訓連忙開口道:“父皇,趙將軍雖有疲軍之罪,但其出發點是好的,而且也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失。”
“那些騎兵雖然累了些,消耗了不少精力,但只要稍作休息,便能恢復,於北伐並沒有什麼影響。”
“至於他弟弟,對上將不敬,有違軍規,的確該罰,但這也並非什麼大事,讓其好好反省思過,待韓將軍回來後,便讓其當眾道歉即可……”
郭宗訓知道這點連錯誤都算不上的小過失根本就扳不倒趙匡胤,而且老爹也根本就不在意。
而老爹之所以故意誇大,其實就是想給自己施恩的機會。
雖然對趙匡胤兄弟二人不一定受用,但這件事傳出去,對自己這個梁王的名聲,那可就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不然剛剛老爹也不會對自己“擠眉弄眼”啊!
所以,老爹都把梯子搭好了,自己怎能不順梯而上?
至於如此一點小事,趙匡胤為何會嚴重到“負荊請罪”,想來也簡單:
一來,無非是保持自己的“清白”,清除所有有可能被人抓住的“把柄”,預防一切讓老爹郭榮對他失去信任的可能!
二來,也是做給所有人看的,好教別人知道,他趙大是個知錯認罰、知錯能改的好將軍!
如此謹小慎微,這大概就是為何歷史上老爹郭榮會那麼信任他的原因了!
更是他能陳橋兵變,建立大宋的原因……
對於郭宗訓的這番話,趙匡胤受不受用不知道,畢竟他那張國字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但趙匡義卻極為反感,甚至覺得梁王的這番話非常噁心:
臭小子,當初可是你主動建議陛下讓我兄長去支援韓通的!
現在,你是絲毫不提這茬了是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