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宗訓沒有再繼續表態,而是靜靜地看著老爹郭榮。
郭榮卻是沉吟了很久。
終於,他先是目光復雜地看了眼好大兒郭宗訓,而後直接看向趙匡胤,正色道:
“趙指揮使,你真敢立軍令狀?”
趙匡胤沒有半點猶豫,當即正色道:“末將願立軍令狀!”
郭榮點點頭:“來人,讓趙將軍立軍令狀!”
就在趙匡胤立軍令狀時,郭榮又正色道:“趙指揮使,你給朕聽好了!”
“讓你立軍令狀並不是為了懲罰你,而是要讓你切記此次幽州決戰的重要性!”
“你只管放心去部署,朕自會全力支援你!”
“記住了,若你真能在遼國援軍趕來前拿下幽州,此次北伐之首功,非你莫屬!”
趙匡胤立完軍令狀,當即信誓旦旦地說道:“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
不辱使命?
趙大啊趙大,有信心是好事,但希望你能一直保持下去……
心裡想著,郭宗訓當即開口道:“父皇,可若找趙指揮使失敗了呢?”
郭榮皺了皺眉:
這小傢伙今日是怎麼了?
該不會是為了針對趙匡胤,所以才提出那般異想天開的建議吧?
差不多得了,別太過分了!
於是沉聲道:“你想怎樣……”
正說著,趙匡胤突然開口道:“陛下切勿動怒,太子殿下也是擔心幽州決戰。”
說到此,他轉而看向郭宗訓,恭敬行禮:“太子殿下放心,軍令狀上白紙黑字清清楚楚,末將若失敗了,甘受軍法,絕不逃避!”
不愧是大周第一“魅魔”!
竟然還在勸老爹別生氣……
郭宗訓挑了挑眉,微笑道:“趙指揮使誤會了,你身為我大周重臣,又是父皇的心腹愛將。”
“本宮當然是相信你的,也並不是要逼你如何如何。”
“只是想說任何事情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說到此,他又看向老爹郭榮,正色道:“父皇,既然您已經決定了,孩兒自然全力支援。”
“但孩兒希望父皇能給孩兒一個機會,若趙指揮使失敗了,便採納孩兒的建議……”
見老爹郭榮完全不為所動,郭宗訓暗自嘆了口氣。
他知道,自己這個說法在此時此刻多少有些觸黴頭,甚至影響士氣。
所以父皇肯定不喜歡聽自己這樣的話。
而且這也再次說明,老爹是真的很信任趙匡胤……
於是委屈地看向老爹郭榮:“父皇恕罪,孩兒知錯了!”
見狀,郭榮欣慰地點點頭:“無妨,你也是在為幽州決戰思慮,朕不會怪罪你的……”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郭宗訓只能乖乖地坐在一旁,安靜地聽著趙匡胤主導接下來的作戰部署。
整個過程,他都十分安靜,一言不發。
但就在眾人討論得差不多時,郭宗訓突然再次找準機會開口道:
“父皇,孩兒有個建議,不知當不當講?”
聞言,一旁的趙匡胤不由地皺了皺眉:
這小傢伙又要搞什麼鬼?
難道還想勸陛下改變主意?
笑話,陛下心意已決,戰術都討論得差不多了,怎可能輕易改變?
北伐首功,非我莫屬……
心裡想著,他又看向郭榮,只見郭榮猶豫了片刻,道:
“若還想勸朕採納你那異想天開的建議,那便不當講!”
趙匡胤心底暗暗滿意:對嘛,這才是我認識的大周皇帝郭榮……
郭宗訓委屈巴巴地說道:“爹爹誤會了,孩兒不是這個意思!”
“那你是什麼意思?”郭榮皺了皺眉。
郭宗訓“怯懦”地說道:“爹爹,孩兒是想說,既然剛剛趙指揮使已經說了要攻打涿州,以引蛇出洞、調虎離山。”
“何不立刻下令,讓義武軍節度使孫行友發兵北上,先攻易州,再繼續發兵涿州,以配合趙指揮使造勢,引幽州守軍出城!”
“另外,為了防止北漢趁機偷襲我軍腹背,也可下令昭義節度使李筠伺機進攻遼州。”
“若他們能攻下易州、遼州,也可及時向我軍前線輸送糧草……”
聞言郭榮不由地挑了挑眉,原本嚴肅的臉上瞬間浮現出欣慰的笑容:
“很好!”
“訓兒說得對,這兩條建議當真是及時查漏補缺!”
“就這麼定了,立刻給他們頒旨……”
嘴上表揚著,心裡卻暗道:
這才對嘛!
臭小子,你若是早這麼提建議,別整那些異想天開的餿主意,不還是朕的好大兒嗎……
一旁的趙匡胤也不由地暗自佩服了一小下:
雖然佔據涿州、圍困幽州、靜待幽州有變的建議太異想天開了。
但該說不說,就憑現在提出的這兩條建議,神童之名當之無愧……
其餘人也都不禁讚歎起來:
嗯,神童還是那個神童,剛剛只是一時發揮失常罷了……
見老爹郭榮採納了自己的建議,郭宗訓很是滿意。
因為只要採納了這兩條建議,就算老爹不同意自己佔據涿州的建議,但真到了那一天,他一定會覺得很香……
原因無它!
在他看來此次北伐,突襲幽州的成功率實在太低了!
雖然他不是專業的軍事家,但畢竟是歷史系畢業的,而且男人天生都對戰爭感興趣,古代的著名戰役他好歹也是研究過的。
別的不說,史書上對宋太宗趙匡義(趙光義)兩徵燕雲的記載他還是很清楚的。
特別是成就趙匡義“高粱河車神”美名的高粱河之戰。
趙匡義在平定北漢後,便直接發兵,大舉進攻幽州。
和此次老爹郭榮的想法一樣,趙匡義也是想趁著大軍消滅北漢士氣大振,一口氣突襲幽州,進而徹底收復燕雲十六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