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得呼喊,曹彬剛轉過身就見趙匡胤正策馬疾馳而來。
一旁的王著也不禁轉過身,投去了好奇的目光。
“臣曹彬在此,恭聽陛下聖諭!”
不待趙匡胤趕至面前,曹彬便整理衣冠、恭敬下跪。
趙匡胤驅馬至他面前,也不下馬:“奉陛下口諭,著曹彬隨軍北伐,保護梁王!”
曹彬猛地一怔:
隨軍北伐保護梁王?
這也太突然了吧?
這、這到底怎麼回事……
而此時,周圍的零散大臣也都投來了好奇的目光。
可不待曹彬問詢,趙匡胤便正色道:“曹大人,上馬吧,陛下還等著呢!”
說罷,便一把將曹彬拉上馬,一騎絕塵而去!
看著那揚起的塵土,人群中的王著挑了挑眉,似乎看穿了一切,意味深長地低喃道:“梁王真乃神童也……”
很快。
趙匡胤便帶著一頭霧水的曹彬來到了郭榮與郭宗訓面前。
曹兵剛要下馬跪拜,郭榮便阻止了他:“行軍要緊,不必多禮!”
“應梁王請求,即日起,由你負責梁王一切事務,寸步不離保護他!”
“是,微臣謹遵陛下旨意!”
曹彬此刻還在懵比狀態。
他疑惑地看向滿臉天真的郭宗訓,終於知道這是六歲梁王的要求。
可他並不記得與梁王有什麼交集。
雖然只是保護梁王,但能隨軍北伐總還是好的!
於是,他看向郭宗訓的目光也多了幾分感激。
此時,郭榮又看向趙匡胤:“趙指揮使,你從殿前司諸班直中抽調精銳300人,組建皇子行營,由曹彬擔任皇子行營都監。”
話音未落,郭宗訓卻又一次插嘴道:“爹爹,這三百人孩兒可以自己挑選嗎?”
聞言,郭榮愣了愣,狐疑地打量著他的好大兒。
一旁的趙匡胤更是不由地皺了皺眉,但依舊面無表情,恭敬地等待。
而此時的曹彬卻如同被雷劈中般,震驚得完全說不出話來!
給年僅六歲的皇子單獨設行營?
而且這皇子還是梁王!
這意味著什麼?
他可不傻,當然知道這意味著行營將來很有可能就是大周太子的直系班底!
這可不是鬧著玩,如果將來太子繼位,那這他們批人將是潛邸重臣!
而他這個皇子行營都監,未來的可能性將會無限放大……
曹彬越想越激動,眼睛都瞪圓了。
他是萬萬沒想到,陛下沒有重用他,可年僅六歲的梁王卻如此重用他!
不由地,他有些迷離,雖然梁王只有六歲,但他心底竟莫名有種得遇明主的感動,那雙緊盯著郭宗訓的眸子裡,竟全是感激,甚至都溢位來了。
連目光都有些拉絲……
可陛下如今正值盛年,梁王才六歲,陛下真的會允許梁王這麼小就開始自己挑選心腹班底嗎?
於是他也和郭宗訓一樣,無比期待地看向郭榮。
只見郭榮遲疑了片刻,當他再次看向郭宗訓時,目光逐漸變得意味深長:
“好吧,既是你的行營,便隨你吧!”
同意了?
太好了!
陛下竟然真的同意了!
曹彬心底激動到飛起,甚至連手都不自主地顫抖了起來。
而郭宗訓此刻更是無比激動!
他也沒想到父皇竟會如此爽快地同意了。
激動之餘,他不忘瞥了眼國字臉的趙匡胤,雖然依舊是那副恭順的模樣,但他還是敏銳地捕捉到了趙匡胤眼底閃過的一絲複雜。
郭榮的聲音再次響起,卻有些嚴肅:“不過你記住了,此次北伐朕本不該帶你的,可既然決定了,你就一定要乖乖的,切勿生事,跟著好好看、好好學!”
“是,父皇,孩兒記住了,多謝父皇……”
郭宗訓深深看了眼父皇,心中莫名地湧上一股感動。
因為他已經看出來,父皇似乎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意圖,但並沒有阻止,反而應允自己的請求,甚至允許自己挑人組建行營。
這個行營,就是自己未來的班底!
父皇這是真的打算好好培養我啊!
這也說明,這條“神童”的路子,自己總算是賭對了……
大軍極速行軍,完全沒有任何休息,終於在中午時分趕到了碼頭。
按照郭榮此次北伐的計劃,他們會先由水路從大梁城(也就是汴梁或者叫開封)趕至滄州與先頭部隊匯合。
碼頭前,郭榮親自將郭宗訓從馬上抱下來:“怎麼樣,趕了半日的路,累嗎?”
“不累!”
“那你為何揉腚?”
“手感好,夠軟、夠舒服!”
“臭小子,還嘴硬!”
郭榮笑著揉了揉郭宗訓的小腦袋,囑咐曹彬幾句後,便帶領一眾心腹視察部隊登船去了。
郭宗訓看著河邊遮天蔽日的戰船,心中頗為震撼!
他知道,父皇這是舉全國之力北伐,如果父皇能不像歷史上那樣早早病逝,說不定這次真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不行!
離郭榮生病只有一個多月,離他去世也只有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組建自己的班底很重要,但防止郭榮像歷史上那樣病逝更重要!
如果郭榮能多活幾十年,那自己還有必要費盡心思組建班底嗎?
別的不說,趙大是絕不敢陳橋兵變的!
可如何防止呢?
史料對郭榮的生病的記載並不詳細,有說是細菌感染死於癰疽,有說是操勞過度引發心血管疾病,也有說是被人下毒,甚至還有人說是因為他滅佛運動導致因果報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