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希望爹爹能答應孩兒,往後沒有特殊情況,每日至少午休半個時辰……
郭宗訓說完,期待地看著自己的父皇,靜靜地等著父皇的回覆:
老爹啊老爹!
為了讓你輕鬆點,不那麼累,儘量避免像歷史上那樣突然病逝,讓偌大的江山被那趙大竊了去。
我真的是煞費苦心啊!
看在我良苦用心的份上,你可一定要同意……
郭榮笑了笑,似乎很有興致,柔聲問道:
“果然還是這個要求!”
“既然答應你了,朕自然要兌現……”
頓了頓,他伸手指著案上那厚厚一摞奏摺,繼續道:
“可問題是那麼多奏摺,朕若休息了,誰來處理?”
郭宗訓剛要開口,不料直接被郭榮打斷了:“你是不是還想說讓三位宰相處理?”
郭榮看了眼三位宰相,嘆了口氣,繼續道:“你剛剛也看到了,方才那個問題,三位宰相也是久思無果,可朝堂政務卻拖不得啊!”
又滿眼疼愛地看向自己的好大兒:“父皇知道你是為了我好,父皇真的很開心、很欣慰!”
“得子如你,夫復何求?”
“可父皇身為一國之君,豈能懶政惰政?”
“你是朕的孩子,天下百姓也是朕的子民啊!”
“要不你還是換個條件?”
郭宗訓皺了皺眉,看向一旁滿臉慚愧,甚至恨不得找地縫鑽進去的三位宰執,不由地暗自嘆了口氣:
老爹啊老爹,瞧你說的這是人話嗎?
你讓他們的老臉往哪兒放?
他們三個的才能在這個時代已經是拔尖的了。
你這麼說不怕他們寒心嗎?
難怪歷史上你病逝後,大周朝堂上為了你而反抗趙大的人寥寥無幾。
當領導的,除了雄心壯志,除了謀略手腕,還一定要懂人心啊!
而且,我畢竟只是個BUG……
啊呸!
什麼BUG?
我是天才!
收斂思緒,郭宗訓滿臉委屈地說道:
“爹爹,孩兒覺得三位宰相大人並不是想不出來,只是有時候因為條條框框限制了思緒。”
“孩兒相信,若給他們時間,讓他們好好討論,一定能討論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說到此,他又看了眼三位宰相,卻發現三位宰相此刻都齊刷刷地看著自己。
他們眼裡的感動,就算是個傻子也看得出來!
殊不知,他能發現,郭榮又怎能看不見,但這一幕卻讓郭榮對他更滿意!
“爹爹,您說的這些孩兒也能理解。”
“不如這樣吧……”
郭宗訓拉著郭榮的寬大的衣袖,仰著那張人見人愛的小臉,烏溜溜的大眼睛眨啊眨:
“不如由三位宰相組建一個專門討論政務的內閣,日後爹爹也可以讓一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加入內閣。”
“讓內閣透過票擬的形式,給所有政務提出解決辦法,然後交由孩兒帶人呈送爹爹批紅。”
“如果提出的解決辦法好,爹爹就批紅,不行的話也可以駁回讓他們重新擬對策,當然爹爹也可以自己提出解決辦法!”
“這樣一來就可以群策群力,爹爹您能輕鬆一些,不再那麼勞累,孩兒也可以早點學習處理政務,替爹爹分憂。”
“您覺得這樣如何?”
郭榮皺了皺眉,眼珠緩緩轉動,顯然是很認真地在思考這個問題。
而三位宰相此刻早已在心中歡呼雀躍:
作為沿襲唐制的三位宰相,他們的實權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畢竟這幾年,他們是親身經歷了當今陛下是如何事必躬親的!
陛下所有的政務都一手包攬,他們頂多是偶爾提點建議,或者應陛下要求討論一二,而更多的是負責執行!
可到了這個位置,誰不想放手施展自己的才能?
奈何陛下不放權啊!
但如今,梁王提出的這個所謂的內閣若真能透過,那也就意味著他們三人會比之前有更多的實權。
因為所有政務都要先經過他們商議票擬,這也就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
與此同時,比起歡呼雀躍,他們越來越驚歎於六歲梁王之才!
能想出這樣的形式,簡直就是天才!
不,他本就是神童,所以應該說是千古第一神童!
雖然他們都沒有說話,但郭宗訓也已經觀察到了他們激動的神情。
其實也難怪他們內心會如此激動,畢竟這個時代內閣制還沒有出現。
要知道,明朝內閣鼎盛期,老仙兒嘉靖帝沉迷修道,近20年不上朝,但仍透過批閱奏章、控制內閣等方式掌控著朝政大權。
他不求別的,但凡老爹郭榮能少點上朝,別那麼勤奮,多花點時間養好身體,防止身患惡疾驟然病逝。
那他還用擔心趙大陳橋兵變?
還怕他太子之位不穩?
但他也知道,三位宰相之所以不表態,是因為這個時候決不能表態。
畢竟這涉及到讓皇帝放權。
太敏感了!
於是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四雙眼睛就那麼水靈靈地看向大周皇帝郭榮,等著他表態!
終於,郭榮開口了:“聽上去倒是不錯,可若遇到棘手問題,你說的內閣拿不出主意,因此耽擱了要務,又該當如何?”
郭宗訓挑了挑眉:看來老爹這是心動了!
於是說道:“不還有孩兒和爹爹您嗎?”
“小事孩兒說不定能起到一點點作用呢?”
“而且遇到太棘手的,內閣也拿不定主意的話,完全可以第一時間交給爹爹您來處理嘛!”
說到此,郭宗訓再次拉著郭榮的衣袖搖啊搖,乖巧地祈求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