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大周

第13章 美夢泡湯

這樣的人,能為朝堂心腹重臣,但絕不能為自己的心腹班底!

因為這兩者是有天壤之別的!

其實,在郭宗訓看來,就連皇子行營都監的最佳人選都不該是曹彬,而應該是韓通韓瞪眼!

因為歷史上只有韓通在陳橋兵變時堅決要調兵抵抗趙匡胤,可最後卻被趙匡胤殺了。

他也是大周眾多高階武將中,唯一一個被趙匡胤在陳橋兵變時殺的!

這足以說明韓通的忠心與立場!

但沒辦法,韓通此刻遠在滄州,只能選擇曹彬這樣有原則的真君子!

而且除了曹彬,在當時父皇點名讓趙匡胤保護自己的情況下,他也的確沒有更好的人選!

但好在還是那句話:君子欺之以方。

最起碼曹彬已經表態誓死效忠自己了!

這句話從曹彬口中說出,那含精量可不是一般的高……

收回思緒,郭宗訓正色道:

“爹爹,孩兒有幾個人選,您覺得如何?”

“誰?說來聽聽……”

不多時。

寢艙外,三位宰相等得都有些扛不住了,時不時動動胳膊、抻抻腿。

“說句不該的,範大人和我搶梁王老師的位置,還說的過去,他最起碼精通律法,我大周的律法基本都是他主持修訂的。”

“可魏大人,你為什麼也要湊熱鬧啊?”

王溥捋了捋鬍鬚,用只有三個人能聽到的聲音輕聲嘟囔著。

魏仁浦面不改色,淡定地說道:“人各有長,你精通文史,範相精通律法,而我則精通實務。”

“別忘了,我們三人之中,只有我是從刀筆小吏走過來的……”

聞言,王溥與範質都不由地皺了皺眉:

沒辦法,這一點,他們不服也得服!

王溥鬱悶道:“不是,幹嘛非要和我搶啊?”

“看在咱們交情的份上,這次就讓給我唄……”

範質道:“只有你想培養出一個千古一帝的學生出來?”

“天下文官哪個沒有這樣的理想?”

“更何況梁王殿下可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

“機不可失,面對這樣的機會,別談什麼同僚之誼、私下交情,我是絕不會錯過的!”

王溥怒道:“那就沒得談咯?”

此時,魏仁浦開口道:“夠了,誰說梁王殿下只能有一個老師的?”

聞言,範質、王溥都不由地皺了皺眉。

很快,三人都互相看了看,紛紛會心一笑,似乎已經達成了某項偉大的約定!

在他們三人看來,若有人說他們想攀附“神童”梁王來揚名,他們不會去反駁,因為誰也否認不了,他們內心深處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私心。

但讓他們自己來說的話,那便是:即便亂世,作為文官,他們也要有自己的風骨!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伊尹放太甲於桐宮!

誰不想像這二位一樣輔佐出一個明君?

更何況,他們很確定,梁王的資質可不只是明君,而是千古一帝!

畢竟他現在只有六歲,真正的未來可期啊……

突然。

寢艙的門被推開,大周皇帝郭榮抱著六歲的郭宗訓走出了出來。

三人連忙下跪行禮。

郭榮與郭宗訓也都愣了愣。

“你們怎麼會在此?”

三人連忙道:“臣等早已票擬完畢,在此恭候聖駕!”

郭榮點點頭:“嗯,幸苦你們了!”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在用目光推舉一個人出來提當梁王老師的事情。

可不料,郭榮卻突然開口道:

“對了,立刻傳朕旨意,著王著、楊徽之、鄭起三人立刻趕來隨駕。”

“以王著為皇子行營副都監,楊徽之、鄭起為侍讀,三人與曹彬一起,共同教導梁王……”

一瞬間,三人如遭雷擊!

整個大腦瞬間一片空白,只覺得天地全都黯然失色,甚至連大周皇帝的話都聽不見,腦瓜子嗡嗡的:

完了!

美夢泡湯了!

可為什麼啊?

陛下為什麼寧可讓那三個人來教導梁王,卻偏偏不用自己這三個現成的?

難道我們三個還比不上他們三人……

——————————————

說明:

1、皇子行營一般是臨時的,官職一般有正副都部署、行軍司馬、馬步都虞候、先鋒都指揮使、都監、文書官等等。

但因為郭宗訓太小,在郭榮看來,是不會讓他上戰場的,也沒有那麼多事,所以不需要那麼完善。只需一個曹彬率領300人負責安保,另外根據需要增設職位即可。

2、關於三位宰相是否對柴榮忠心,這一點在柴榮活著的時候是毋庸置疑的。

範質是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后就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正式拜相。

王溥是廣順三年(953年),郭威臨終前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平章事,成為最年輕的宰相之一(時年32歲)。

此二人都是郭威臨終前託付的顧命大臣,輔佐柴榮。

特別是王溥,郭威臨終前曾說“吾無憂矣”,意思是讓王溥輔佐養子柴榮,他便沒有什麼憂慮。

魏仁浦是從柴榮潛府的刀筆吏開始,在顯德六年(959年),也就是柴榮北伐期間被任命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拜相,還打破“非科第不得為相”的慣例!

3、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史料記載魏仁浦被封相的時間是顯德六年四月十五日,也就是柴榮生病後做的安排。但其實在北伐之前,他的實權就已經相當於宰相,為了方便,書中做了一定的提前,望理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