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化學師

第114章 良心指示劑

聽於凡話的意思應該是把這個指示劑的樣品放在了凳子下面。所有人都伸手摸自己的凳子底下。

“摸一摸,你會發現,啥也沒有。”原來於凡給大家開了個玩笑。全場觀眾“嗨呀”一聲。

於凡:“這種貴重的東西稀少,怎麼能每人都有呢?真正的指示劑在這兒呢。”一邊說著,郭鈉拖著一個盤子走了過來,盤子裡放了大約20個燒杯,每個燒杯裡有半杯的紫色液體。另外又有一名助理拿了20來個空燒杯上來。

於凡給拿起一杯紫色的液體給臺下的觀眾展示:“這個就是傳說中的‘良心指示劑’,正常情況下他是藍色的,當人的唾液進入這個液體,這個液體就會變顏色。如果變紅,說明你的良心非常的好,如果變黑了,說明你的良心大大的黑啊,有沒有哪個觀眾敢來試一下的?”

令人諷刺的是,臺下舉手的人一下比剛才測身體資料的人少了很多,看來臺下的人對自己“良心”的信心遠不如對身體健康的信心啊。換句話說,臺下的很多人其實早就知道自己一直乾的事情是騙人的勾當,只是為了利益就昧了良心。

於凡示意一個年輕的姑娘上臺,姑娘二話沒說就往良心指示劑裡吐了一口口水。於凡調侃道:“想不到你這麼一個漂亮的女士吐口水這麼果斷啊。”那個女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於凡用一根玻璃棒攪拌了幾下,把杯子舉起,對著攝像機,在全場人的矚目下,這個杯子裡的液體由紫色慢慢地變紅了。臺上的那位年輕的女士也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跑了下去,真是天真爛漫的樣子。

於凡對臺下的觀眾說:“看來這位女士的良心還是非常不錯的啊,請全場人給予這位女士15秒的掌聲,好人一生平安。”

全場響應了於凡的號召,給予了非常久的掌聲。

為什麼於凡要不斷地和觀眾們互動鼓掌,其實是運用了一個心理學技巧,叫做認同效應。當我們要和一個或者一群陌生人達成共識而非牴觸時,第一步就是要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行為”,於凡不斷號召大家鼓掌,其實從心裡打通人們的認可鴻溝,人們會不知不覺地暗示自己:聽這個主持人的話,好像沒什麼壞處,甚至還有收穫。

這個現象就如我們和陌生人第一次聊天,往往會從天氣、吃飯與否等事情聊起,這些事情無關緊要,但透過這些事,卻能夠很好地達到第一步的共鳴話題,就是這個原理所在。

掌聲結束以後,於凡向所有觀眾發問:“有了這個東西,我們就可以測一測我們身邊的人到底是好是壞,是否真心。不過今天在座的各位,可能今天你想測良心的熟人不在會場,沒有關係。我們今天來測一下平時和我們稱兄道弟的領導們,看看他們的良心如何,大家覺得好不好呀?”

全場高喊“好!!”,同時爆發出海嘯般的掌聲,這掌聲是開場以來最劇烈的一次。臺下的領導層們被搞得措手不及。

於凡高喊:“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歡迎我們所有的領導們上臺!!!”

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花青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