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翎一行本來能走長社、潁川、汝南至壽春這一路線的,這樣走的好處在於能夠避開曹操勢力範圍,不必於途躲來避去,繞開曹操境內的城寨關防,可早在見呂布不久後,陳翎就懷上了搶人心思,這一路線,與自己的目標相沖突,當然是不行的。
典韋本是首選,可典韋早在虎牢關呂布戰群雄之時,就被陳留太守張邈徵為軍士,隸屬於司馬趙寵。
待得興平年間,張邈與曹操決裂,並伺機偷襲曹操,典韋轉投曹操,隸屬夏侯惇,隨夏侯惇四處征戰,數次殺敵有功,這才被拜為司馬。
這興平年間又是什麼時候呢?
那就是呂布襲取濮陽的時候!
這事發生還早著呢,現在典韋還在張邈麾下,陳翎對此沒有辦法,直接拜訪上門,自己小小的門下督之職,怕是見不著人。況且現在呂布無軍無勢,見著了也不可能讓人直接跟隨過來,更何況呂布名聲一向不佳,拉攏人才實在是件很費力的事情。陳翎望洋興嘆,三國人才之多,不可想象,可其中能夠說來跟隨呂布的,卻是不多啊。
諸如劉系五虎,曹系五子,孫系太史、甘寧等,劉系關羽、張飛,劉備義兄弟,那是不可能的;錦馬超,馬騰未滅前,不必考慮;黃忠,現大概在劉表帳下為中郎將;趙雲:公孫瓚與袁紹在“界橋”大戰,趙雲閃亮登場,以一敵二,大戰顏良、文丑兩將,出仕公孫,現在估計與劉備相看對眼中。
曹操五子中的張遼本是呂布之將,其他四將之徐晃,在楊奉麾下;張郃,袁紹處;樂進、于禁兩將已經在曹操帳下做事了。
孫堅去年死於黃祖部屬暗箭之下,其子孫策剛剛歸附於袁術,這個歸附不同於袁術、孫堅原本聯軍的狀態,而是真正的無實權的歸附。之前是袁術官職高於孫堅,秉著都是大漢將領的觀念,孫堅是聽令於袁術的。此時孫策之境地,則是真正意義上的歸附,並無自主權。
甘寧:《吳書》記載:寧本南陽人,其先客於巴郡。寧為吏舉計掾,補蜀郡丞,頃之,棄官歸家。這個時期應該還處在“錦帆賊”階段,要找到他,要逆江而上,很不容易。
孫系另外一大將,太史慈則好找的多,去北海,稍微打聽就能見到。
武力靠前的還有諸如文丑、顏良,龐德、周泰等,不是有主,就是還沒有出仕,不太好找。好找的例如魏延,字文長,義陽人。領軍帶兵是一把好手,雖人稱頭有反骨,對於這一點,陳翎是不會在意的,再怎麼反,能與呂布相比不?不能的話,乖乖聽話,忍上幾十年,拖死諸將,你就出頭了。
文臣軍師中,周瑜,不要抱幻想,除非將孫策納於麾下;
諸葛孔明,還是孩子吧,二百零七年出仕劉備,時年二十七歲,換而言之,現在才十二歲;
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人,一百七十九年出生,現在與諸葛亮差不多大。當初,陳翎向呂布提議去河內,其中一部分想法是撈住司馬懿再說,賺了個活那麼久的大軍師,更別提他生的兒子都不差,各個都是謀士、軍師的料,怎麼算都是不吃虧,可呂布另有其他想法,也就隨他去了;
郭嘉:起初郭嘉是投奔袁紹的,可惜袁紹這人,實在分不清好歹,郭嘉直接下野,賦閒在家六年,一直宅到建安元年,才由荀彧推薦給曹操,從而在三國這個原本精彩絕倫的舞臺上,閃現出最為亮麗的一道光來;
荀彧: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荀彧同樣先是投向袁紹的。可惜不到二年,去年,初平二年,荀彧離袁紹而投曹操,曹操見荀彧來投,大悅,說道:“吾之子房!”於是任荀彧為別部司馬,荀彧時年二十九歲;
荀攸:董卓把持朝堂之時,荀攸曾參與謀刺董卓的事件,敗露下獄,碰上呂布誅董,得以免罪,棄官返歸,又被官府徵召,考試名列優等,升遷為任城相,沒有赴任。荀攸因蜀漢地險城堅,人民生活殷實,於是請求擔任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停駐在荊州;
其他諸如賈詡、龐統、陸遜、程昱、田豐、魯肅等,不是有主,就是年紀小,不知上哪去找;年齡合適的,人家有自己的道德標準,招攬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既然如此,曹操兩大虎衛之一典韋現在搞不到手,另一虎痴許褚,在陳翎看來,還是有些希望的。
許褚字仲康,譙國譙人。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憑著這些記載,陳翎就可想象這是一個怎麼樣猛士了,這樣的漢子不跟隨呂布,而去跟隨曹操,只是作為一個護衛存在的話,實在是浪費人才啊!
呂布為中軍,張遼為前軍,典韋、許褚為先鋒,這樣的陣型,只要自己做軍師的不出昏招,打遍天下無敵手!有沒有?嗯,有沒有!!
流著臆想的殘液,收攏張大的嘴巴,“咻”的一聲,嚥了一口吐沫,陳翎笑道:“孝起,此行我們的目標先去譙郡!”
陳翎說完,曹性當頭領先,一騎在前,飛奔起來,快馬加鞭,陳翎、陳震兩人相視一笑,隨後跟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