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一軍師

第六十三回 局勢變動

一夜混亂,彭城浴血在戰火中,映紅了半邊天。

這其中既有呂布麾下各將縱兵搶掠的原因,又有陳登餘部脫出彭城縱火阻止追襲等緣由在內,這才造成了這一切。

呂布軍軍紀一直是個問題,跟隨呂布的老人,高順、張遼等將,除去潔身自好的高順、張遼之外,或多或少沾習上了一些不良嗜好。

戰爭是個異常殘酷的話題,平常之時,要求諸將做到秋毫不犯,沒問題,收斂一點就行。可在戰鬥之中,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身最為黑暗的一面。努力著、奮勇著、拼殺著,爭得那一線的生機,活了下來,那麼之後這些在戰鬥中膨脹起來的情緒必須得到宣洩,搶掠就成為最為快捷的一種途徑。

透過搶掠這樣一種行為,將戰鬥期間積壓下的恐懼、害怕、患得患失等負面情緒全部給釋放出來,一方面在心中鞏固著自己勝利者姿態,另一方面也在調整自己的精神狀態,不然長久積存下來,就算不瘋魔掉,也會爆發諸如兵變這樣的事情來。

普通士卒是沒有信仰的,他們不像諸將,不像主公呂布,都有各自的理想抱負,有著殺身成仁的決心,他們有的是活下去的信念,有的是搶到手的才算是自己的執著。

而戰爭是需要信仰的,論及正義與邪惡,作為這個時代的將領、統帥,他們以大義召集士卒,攻擊他人,強佔領地,行文王之事,圖九五之分,師出有名是必須的前提。而在這其中,作為普通一名士卒,你參戰了,那麼你可以憑此大義誅戮敵方,絲毫不會覺著自己的行為是邪惡的,是在殺人。而只會覺的自己是站在正義這一邊,心中充滿了浩然長氣,就算死亡也不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

回顧彭城攻防戰,一目瞭然的徐州是處在正義一方,陳登有著守土之責,城池陷落,他責無旁貸,他會揹負著這一恥辱,每一個站在他身邊計程車卒都會因此而感同身受,只待將來捲土重來,報此深仇大恨。而呂布這一邊,雖然扛著復仇的旗幟,但沒有大義的支撐,所謂出師無名就是如此罷了。

也因此呂布麾下的將校士卒,在這樣一場戰鬥之後,必須給自我一個理由,為何而戰,難道攻下彭城就足夠了嗎?

不!不是這樣的。

這樣遠遠不夠,我還得搶一下,才能安撫住麾下將士的心,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不至於怨恨自己,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繼續聽從自己,給予他們財物,給予他們女人,他們才會在下一次的戰場上繼續向前進。

相對來說,反叛彭城,投向呂布的陳宮、許汜、王楷三人,他們眼界更為開闊一些,明知曹操大軍至此,將會屠戮黎民百姓,怎會視此而無動於衷?

曹豹在此之時,三人或有分歧,然曹豹帥軍回下邳之後,他們三人就明白過來,光憑彭城陳登一人是承受不起曹操大軍的攻襲的,就算是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在也一樣。

彭城只有接納了溫侯呂布,與相城互為犄角,方可與曹操一戰。

而當呂布領了彭城之後,想必不會縱容曹操肆意濫殺,定然會出兵擊之,如此一來,呂布得城池,陶謙保安寧,皆大歡喜,何樂不為呢?

可陳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彭城經過殘酷戰鬥之後,聽到的訊息中,最為重要的一條是陳翎,他提兵北上了!

陳宮踉蹌著,本來佔據道德至高點的那種氣勢頓時泯滅於無形,他無暇再顧呂布麾下軍士搶掠,心中反覆衡量、謀劃。自己以及許汜、王楷兩人,背叛彭城,帶來的惡果得自己吞,他臉色蒼白,著急的趕向縣衙,覲見溫侯呂布去了。

陳宮是名士、許汜是國士、王楷是從事,三人能值此關鍵時刻投向自己,呂布給出的待遇不低,陳宮直接被任命為治中,許汜為功曹,王楷為文學。

治中﹐助理眾務﹐亦為上佐。

主簿﹐掌管文書事務。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