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朕所知,頡利身邊有一名叫趙德言的謀士。茂約到達頡利所部後,若遇到趙德言,要小心應付,以防此人破壞你此行的目的。”李二對唐儉道。
“陛下,這趙德言有何過人之處?為何要防此人?”唐儉疑問道。
“趙德言原是中原人士,早年因得不到大唐重用,轉而投靠頡利。”李二徐徐道,“此人為人奸詐,有所謀略。不過,此人有一弱點,便是貪財。你若遇到他,可給予他一些財物,讓他替你在頡利面前美言幾句。”
“遵旨!”唐儉若有所思的躬身道。
“公瑾,在古。”李二轉而對張公瑾和李在古道,“你二人此行任務更重,目前突利對大唐的態度還不明朗,必須慎之又慎。若突利不願歸降,你二人有可能會被突利扣押當人質。因此,你二人需要有心理準備。”
“陛下放心,若突利敢扣押臣,臣當與命相搏,也不讓其扣押!”張公瑾朗聲道。
一副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樣子。
“陛下,突利不會有機會扣押臣。”李在古卻躊躇滿志道,“若突利有異心,敢扣押臣與張都督,臣必將其首級取下,帶回長安!”
唐儉對李在古不是很瞭解,看到他在聖上面前口出狂言,頓感不悅。
“哈哈!”
李二大笑。
“你二人有此氣魄,朕甚欣慰!朕亦相信,你二人此行定不會讓朕失望!”
……
次日一早,李在古和張公瑾離開長安,向北出發。
他們帶的人不是很多,只有二十個將士。
之所以不帶太多士兵,一是為了不引起突厥的誤會;二是向突利表明他們此次純粹是友好的出使,不是為了炫耀大唐軍隊。
在這些將士中,有五個是李在古的親兵。
其中四個是之前跟他執行過任務的蕭煜、張錚、何文和樂泰。
這些人與他建立了默契,執行任務的時候更得心應手。
至於另外一人,就是閔破胡。
閔破胡在天策府中的集訓已經結束,現已進入實戰階段。
李在古特意將他抽調出來,除了讓他有更好的實戰經驗之外,還有的是讓他能夠發揮所長。
畢竟此次前去,走得大部分是野外,而且草原之地,環境惡劣。閔破胡獵人出身,在野外呆習慣,對他們有很大幫助。
他們都身穿便裝,為了更好的趕路。
在他們身後十幾丈遠的山丘之上,一個身影閃到一棵大樹上,眺望著李在古等人。
與此同時。
皇城外,北郊。
樹林中。
一個頭戴斗笠,用沙巾遮住半邊臉的勁裝大漢正低著頭,恭恭敬敬地對面前一個女子彙報情況。
那個女子身體頎長,頭戴白紗幃帽,身披貂絨大衣,背對著大漢。
“我強調過,切莫隨便與我見面。為何你還要大白天急著見我?”身披貂絨大衣的女子語氣冷漠。
“回盟主,屬下有急事稟報。”大漢小心翼翼道。
“何事?”
“盟主,屬下得到情報,張公謹正帶人向北行,估計是要出使突厥。”
“嗯。此事我已知道。李二委派唐儉與張公謹分別出使頡利所部與突利所部。”
“屬下建議,可以趁此機會殺掉張公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