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臥龍軍師

第194章 太極殿上,論功行賞

李靖上前兩步,躬身聽封。

房玄齡肅穆地開啟詔書:“朕紹膺駿命:貞觀三年冬,定襄道行軍總管李靖,統帥十萬大軍出征,剋日攻定襄,破白道,取鐵山,蕩平漠南各部,殺敵二萬餘人,俘虜十幾萬人,繳獲牛羊數十萬頭,當為征討第一功,特封李靖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加封地連同以前的達五百戶!”

“臣李靖,謝主隆恩!吾皇萬福!”李靖恭敬地對李二躬身作揖道。

李靖雖口呼聖恩,但內心有些許失落。

這等功勳,與李靖之前所想象的要低了一些。李靖本以為此次班師回朝後,聖上定會拜為相,封地也會過千。

李二的封賞之所以達不到李靖心目中的要求,主要是因為御史大夫蕭瑀劾奏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請求司法部門予以審查。

關於被蕭瑀彈劾之事,李靖已經知道,因此他得到這樣的封賞也就沒話可說。

但是,過了沒多久李二查明真相,知道是蕭瑀的誹謗,便賜給李靖絹二千匹,擢升他為尚書右僕射。

李靖最終透過討伐頡利一役完成了出將入相的宏願,成為李二的肱股之臣,可謂榮寵至極。

房玄齡接著對李在古進行封賞:“明威將軍李在古,雖為定襄道監軍,能身先士卒,勇冠三軍,先與李總管、蘇副總管合計攻取定襄,後助通漠道行軍總管破白道,於鐵山之戰中,裡應外合,助大軍奪下鐵山,更於頡利可汗西逃之路上將其擒獲,功莫大焉!特擢升為忠武將軍,擔任上府折衝都尉之職,勳爵開國伯,賜絹五百匹,封地二百戶!”

“臣李在古謝主隆恩!願吾皇萬福!”李在古一臉悅色,躬身作揖道。

李在古當然感到喜悅,他不但連升三階,而且獲得勳爵,賜與封地,年紀輕輕便能獲得此等殊榮,大唐少有。

他之所以得到如此殊榮,主要原因是他擒獲了頡利。

唐朝實行府兵制,軍府稱折衝府,長官為折衝都尉,上府正四品上,中府從四品下,下府正五品下,兵千二百人為上,千人為中,八百人為下。每冬率兵操練,按規定輪番宿衛京師,有事徵發全府,則率兵出發。

換句話說,從此刻起李在古已經掌握了一定兵權。

房玄齡繼續對其他將士,相關的錄事參軍論功行賞。

有功的,得到封賞;有過的,得到懲罰。

普通士兵,只要參與了此次討伐頡利所部的戰役之中,家裡免去一年賦稅。至於戰死的將士,朝廷會發放撫卹金,並免去三年徭役賦稅。

封賞完畢,李二宣蕭皇后和楊政道進殿。

“蕭氏參見陛下!”蕭皇后欠身道。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過,蕭皇后保持著儀態端莊,不減其身為皇族的貴氣。

“罪人楊政道參見陛下!”楊政道小心翼翼的躬身作揖道。

李二掃了一眼蕭皇后和楊政道,擠出一絲笑容道:“免禮,賜座!”

“謝陛下!”蕭皇后和楊政道躬身道。

李二示意長孫無忌宣讀對蕭皇后和楊政道的處置詔書。

長孫無忌站到眾臣面前,開啟詔書,宣讀了對蕭皇后和楊政道的處置。

蕭皇后獲得賜宅於興道里,讓其安享晚年。

楊政道被任命為員外散騎侍郎。其實就是一個虛職,沒什麼實權。

李二之所以禮遇他們祖孫二人,主要是為了穩定那些前隋的殘餘勢力,同時也為了籠絡人心,籠絡蕭氏世家。

“宣阿史那咄苾進殿!”

處置完蕭皇后和楊政道的事後,李二命令內侍宣頡利進殿。

此時的頡利,不再是什麼可汗,自然直呼其姓名。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