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餅能夠引發如此恐怖的文化狂潮,也只有大焱朝這樣的文化人朝代,才會出現吧。
虞白芍已經無意於窗外的喧鬧,她的腦海之中滿是芙蓉樓那邊傳出來的蘇牧新詞。
相信很多杭州的文化娛樂圈子的男女,也都如虞白芍這般,徹夜難眠吧。
一首《鵲橋仙》就已經將虞白芍感動得主動投懷送抱,恨不得自薦枕蓆,雖然結果讓她失望,被蘇牧抓去當了半個月的刺青工,但想起那段經歷,虞白芍還是會不自主地浮現笑容來。
她搖了搖頭,似乎在為自己的心思感到羞臊,而後輕輕摩挲著手裡的這首新詞。
這首新詞用的是《水調歌頭》的詞牌。
第一句便讓虞白芍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只覺著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與蘇牧先前的作品風格相似,在最後一句之時,總是畫龍點睛,將整首詞的意境提升到凡人無法觸及的高度,這確實是蘇牧的新作,無可置疑!
從今年三月開始,這個遊學歸來的紈絝少爺,給了杭州人太多的爭議和震撼。
從“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到“醉倒何妨花底臥,不須紅袖來扶我”,再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蘇牧從飽受質疑和爭議,到無可挑剔地坐上杭州第一才子的寶座,杭州文人們都看在眼裡,也氣在心上。
但凡天才,總是不合群,孤芳自賞而傲立於世,得不到其他人的肯定和讚賞,這種說法如今用在蘇牧身上,或許再適合不過了。
這個性格古怪,行事更是古怪的蘇家少爺,再一次重新整理了杭州人們對他的才華的認知。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一句,讓芙蓉樓籍籍無名的如煙姑娘,成為了杭州城最炙手可熱的青樓行首!
這個名字俗氣的如煙姑娘也有過人的色藝,到了一樓魁首的地步,其實姑娘們的技藝和姿色並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剩下的只能看青樓的包裝和推廣,有沒有大才子捧場,為你寫詩作詞,僅此而已。
芙蓉樓很幸運,如煙也很幸運,因為這首詞將會在中秋過後,揚名四海,甚至連汴京之中那些鼻孔長在腦門上的大才子們,都為之折服,只要有水井的地方,就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而作為這首新詞的第一位演唱者,如煙姑娘註定了要隨著這首詞,進入人們的視野,芙蓉樓相信很快就會躍居前三,與思凡樓和白玉樓一般,成為杭州城首屈一指的大青樓!
其他青樓的媽媽們是懊悔不已,早知道就不要吝嗇那一點點的小錢,將蘇氏的月餅都包下來了…
而一直蠢蠢欲動,想要藉著中秋佳節奪取第一才子的杭州文人們,聽到這首詞之後,相信再也無人敢去撼動蘇牧的地位了。
可問題來了,蘇牧到底算是成功的商人,還是成功的文人?
他的才氣已經無人質疑,若能夠專注於文事,摒棄從商這等賤業,必定能夠揚名四海,可為何要浪費這麼逆天的才華呢?真真是暴殄天物聖所哀啊…
換一個角度想一想,還真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擁有的卻又有恃無恐了。
原本以為會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的中秋節,確實出現了史無前例的轟動,但卻又並非文人們先前設想的那般,因為這場風潮之中,沒有他們半點位置,唯一的焦點,只能是蘇牧!
一個本意想要做好生意,卻無辜成為了第一才子的怪胎,讓人咬牙切齒卻又佩服不已的不明生物!
杭州的中秋狂潮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這首《水調歌頭》傳到汴京,與李師師靜坐手談的周甫彥看著桌上的詞作,喃喃自語道:“我都跑到汴京來了,難不成真的就擺脫不了你了麼…”
李師師仍舊保持著淡然素雅的笑容,只是心裡一直不斷念著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男人啊…”她如是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