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臥江山

第七十八章 割袍不斷義

十二月中,雪停了,掛著冰枝的樹木時不時簌簌落下積雪,街道上都是泥濘髒汙的雪渣子,閒來無事,蘇瑜在書房坐了一會兒,寫了一會兒字。

賦閒在家,想起以往自己縱橫商場的光景,蘇瑜突然來了興致,披了件袍子,便來到了帳房。

有老人張昭和在操持生意,蘇牧也樂得當了甩手掌櫃,此時張昭和出門辦事,帳房裡的小掌櫃們見得蘇瑜來了,也都紛紛打起招呼。

分家出來之後,生意上少了很多掣肘和阻力,這些帳房和掌櫃也能夠放開手腳來施展本事,心情上也是極為舒暢的。

寒暄了一番之後,蘇瑜便走進了張昭和的帳房,開始粗略的瀏覽一下這幾個月來的流水。

可他的眉頭卻慢慢皺了起來,而後推開窗戶,讓光線照進來,也不管寒風吹得帳房裡的簿子嘩啦啦直響,視線就彷彿釘在那賬本上了一般。

他有些慌亂地又取出其他賬本來,修長白皙的手指在頁面上不斷滑動,快速地瀏覽著一條條賬目,而後深深吸了一口氣,慢慢坐回了椅子上。

張昭和回來之後,便連忙關起了窗戶,抱怨道:“大少爺也真是,這麼冷的天,恁地不關窗戶,受涼了可如何是好!”

可他卻發現蘇瑜面色嚴肅,沉默不語,待得看見蘇牧桌上的賬本,臉色頓時也難看了起來。

“大少爺…二少吩咐過,這事兒你不問,就不用說…”

“老張叔,你的為人我還信不過麼?我只是那十幾萬石粗糧和物資到底是用了誰的錢,我長房的錢,又到哪裡去了!”

“大少爺…二少…”

“張叔!”

“是,是…二少囤糧所用,乃出自焱勇軍…司馬府錄事參軍劉維民大人籤的押…至於咱們櫃裡的錢,全讓二少存入了鋪戶(始於北宋,銀行的雛形),換成了銀票…”

“那銀票呢?”

“按照二少的吩咐,銀票會兌成錢引,這些錢引雖然經過老朽的手,但分發出去之後也不知具體流向,大概是蜀地、湖廣、福建各路皆有…”

“西蜀湖廣和福建?他什麼時候跟這些地方勢力有過牽扯?”蘇瑜不由疑惑,他倒不擔心蘇牧會吞掉這些錢,因為這本來就是他家的錢,他疑惑的是,蘇牧到底用這些錢來幹什麼?

而且讓他吃驚的是,所有人都以為蘇牧用長房的錢來囤積無用的粗糧和過冬物質,可誰都沒想到,這些東西都是焱勇軍那位劉維民大人的手筆!

大焱軍方腐敗不堪,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共識,劉維民雖然勵精圖治,然終究是官場中人,絕不會有這麼大的魄力和如此長遠的目光,想來是蘇牧說服了他了。

一想到這裡,蘇瑜心裡就不是滋味,連一個似劉維民這樣的外人,都相信蘇牧的推測,為何家中之人,包括他蘇瑜,都信不過蘇牧?

只是他忽略了一點,劉維民乃是中級軍官,深諳朝堂法則,資訊來源又比尋常人等要廣闊,耳目眾多,對於叛軍方面的訊息,自然比其他人要靈通,甚至比知州趙霆等人都還要靈通。

也正是因為訊息靈通,他劉維民才更加篤定,蘇牧的推測並非空穴來風,在朝廷遲疑不決,為北伐還是平叛爭論不休的時候,他已經開始積極備戰,因為一旦方臘叛軍真的攻打杭州,首當其衝要當炮灰的,便是他所在的焱勇軍!

至於蘇牧為何要將長房的錢都轉移到其他地方,到底在做些什麼佈局,蘇瑜也是一頭霧水,若說為了渡過這次兵災,這些錢引流向湖廣還算說得過去。

如今湖廣的農業種植也慢慢發展起來,稻米產量和質量也都開始為北方富戶們所認可,甚至有人開始到湖廣之地去買糧,雖然漕運比較困難,但還是有著比較大的潛在價值。

蘇牧想要進一步佈局,將錢引都投到湖廣路,這也是說得通的,可西蜀四川和福建這些地方算是山高皇帝遠,他將錢轉移到這些地方,又有什麼深層的含義?

張昭和見大少爺也是摸不著頭腦,不由小心提醒道:“老朽雖然不明二少的用意,但也多留了一個心眼兒,這些錢引除了二少的簽押之外,還有陌生的名字…”

“什麼?是誰的名字?”

“喬道清和楊紅蓮…”

蘇瑜眉頭皺得更深,沉思了片刻之後,雙眸陡然一亮,失聲道:“難道…難道他想…”

從帳房出來,蘇瑜的思維延伸地越發廣闊,想起蘇牧一步步的謀劃,他竟然得出了一個連自己都難以置信的結論來。

若這一切謀劃都是真的,那相對於蘇牧,他蘇瑜之前那些商場伎倆,便完全不值一提了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