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睿在軻比花和海棠的事情上,已經激怒了董氏,不想再刺激董氏了。
而且,他也不願意讓董嗣把自己當槍使。
“行!沒問題!”
董睿淡然的一句話,讓眾人都震驚的目瞪口呆。
董氏第一個從震驚中緩醒了過來,心中狂喜不已。
董氏知道,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過分,董睿根本不可能接受。已經做好了與董睿唇槍舌戰的準備。
沒想到,董睿竟然毫不猶豫的同意了!
董府衛隊只能管理董府的內部事務,牛輔的軍隊負責援助涼州各郡剿匪,董嗣的軍隊負責援助隴西郡各縣的剿匪。
實際上,董府衛隊、牛輔的軍隊和董嗣的軍隊,都不能參與狄道境內的具體事務。
董睿的狄道西部縣尉就不同了,他的軍隊要負責除狄道城外的安全、駐守和剿匪的具體事宜。
而董府的產業都在狄道範圍內,因此,董氏控制董睿的軍隊,對董府更加有利。
“董睿,你真的同意了?”董氏激動的問道。
還沒有等董睿回答,董嗣就忍不住插話了。
董嗣已經失去了董府衛隊長的職務,如果再失去西部督賊曹軍隊的控制權,他就會失去一切了。
原本董嗣想讓董睿與董氏對抗,他和董老太、董福從側面幫襯,儘量拒絕董氏的瘋狂要求。
沒想到,董睿竟然泛起傻來,董嗣不得不說話了。
“董睿,為叔給你提醒一句,狄道西部縣尉的軍隊是狄道縣衙的軍隊,招募士兵和軍官都需要趙縣令同意。
而且,徵兵令上寫的很清楚,你只能徵召平民和流民。
平民在服役期滿後,能恢復平民身份。流民退役後,只能成為軍戶。”
到了這個時候,董嗣仍然不願意與董氏正面對抗,而是想提醒董睿,讓董睿與董氏對抗。
董嗣提醒的兩條極為重要。
第一條點明瞭軍隊的屬性,其內的含義是,董氏不能輕易安排人進入軍中,更不能安排軍官的人選。
第二條表明了加入軍中的後果,由於董氏帶來的先零部勇士沒有身份,只能算作流民。
流民加入軍中後,服役期很長,退役後只能成為軍戶。
作為軍戶,不能離開軍墾之地,後代子孫也只有從軍一條路。
董嗣表面上是給董睿提醒,實際上也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董嗣,你什麼意思?想脫離董府的控制嗎?”
董氏鼻子都要氣歪了,厲聲質問道。
“娘娘,我說的都是實情。”董嗣苦著臉解釋道。
“哼!什麼狗屁實情!夫君軍中羌人士兵多的很。招募他們,夫君給刺史彙報了嗎?羌人士兵退役,成為軍戶了嗎?”
董氏的反駁看似有理,實際上卻是胡攪蠻纏。董卓擁兵自重,又威振涼州,當然可以壓下這些小事了。
而董嗣和董睿的軍隊,都在招募中,怎麼可能避開官府的管理?
“董睿,你說是這樣嗎?”董嗣再一次想把矛頭指向董睿。
董睿暗罵董嗣太過狡猾、太過膽小,訕笑著說道。
“規定是規定,具體的事情,還講究事在人為嘛!”
“怎麼個事在人為?”董嗣連忙追問。
“嘿嘿,只要娘娘擺平了趙縣令和李參,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董睿嘿嘿一笑。
“董睿,你這是什麼意思?”
董氏感覺有些不對勁了,臉色陰沉了下來。
“娘娘,你向我的軍中,安排多少人、多少職務都可以,我絕對會照單全收。至於上官同不同意,就需要你去擺平了。我想,嗣叔的想法,與我相同吧?”
董睿表達自己意見的同時,還帶上了董嗣。
其實,董睿心裡明白,自從朝廷下旨,要給兩支軍隊全額撥款後,官府就不會允許第二個董卓出現,絕對會對兩支軍隊進行嚴密控制。
李參已經向董嗣的軍中派了副手,很快也會向自己的軍中派遣副手。
由於郡守府的資金困難,郡守李參暫時拿不出兩隻軍隊的軍餉,只好用借款和未來的稅收抵軍餉。
董府卻因為董卓的強勢和墊付軍費的事情,把兩支軍隊當成了自家的私軍。
“夫君,董睿是消極抵抗,他分明就是不想讓董府的人,加入他的軍中。”董氏對著董卓喊道。
“睿兒說的並沒有錯!”
董卓已經把董府衛隊交給了董氏,並不想讓董氏再過多參與兩支軍隊的事情了。
“夫君,你忘了和我哥達成的協議了嗎?”董氏冷笑著質問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