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看了看身側的楊忠,毫不在意道:“喔?老夫怎麼不覺得太過了?”
“朱先生,你說的雖然沒有錯,可這樣在眾多的同僚面前,是會讓領主很沒面子的!”楊忠臉色一正,直白道。
朱熹聽聞此言,嘴角一翹,道:“楊縣令,你還真是一心為主啊!可那又怎麼樣?結果如何,想必你也看見了!”
“結果?結果就是領主在不停的鞭策著、驅使著我們!在我們所有人的心中刻下了一個目標!”
楊忠若有所思道:“這個結果還真的算是不錯了!”
朱熹看到楊忠沉思的樣子,道:“老夫學校還有事,告辭!”
他說完也不管楊忠是否回話,徑直走了!
……
三天裡,不管是領地的大小官員,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忙了個天昏地暗。
楊松雖說要一些從簡,但這麼大的事怎麼可能從簡的起來啊!
三天之內在城南的平原上建起了一座三層九階的祭壇,動員了幾千百姓,耗時兩天半!
整整兩天半,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才在期限到來之前勉強完成這座小型的祭壇!
祭壇沒有上層建築,就只有一個平臺,上面的擺設跟以前舉行的祭祀天地的活動沒什麼兩樣!
或者說,就是把過去的那隻四足青銅鼎搬過來了罷了,至於以前的臨時祭臺早就被拆除了!
這次的祭壇就是永久性的建築了!
整個祭壇呈圓形,頂部的平臺半徑三米,底層基座半徑九米!
分了三層,每層三步階梯,所以祭壇不是很高,但為了以後擴建或者說是提升高度,祭壇被建在了一個小山包的頂端。
至於這些數字的意義,那就可有得說了……
平臺上東南西北的四個方向分別以陰陽刻的方法雕刻了四神獸,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其它的,諸如,每層有多少根石柱、有多少塊磚這類的資料就更多了!
最後期限到來之前,這個祭壇總數是完工了,讓負責監督施工的李誡很是鬆了一口氣!
在對祭壇施工的同時,楊忠等官吏也是忙個不停!
準備旗幟,準備服飾,準備三牲,準備後勤……
而準備祭詞的工作則落到了朱熹身上,誰讓他的文采、知識擺在那呢!
楊松也是忙個不停,甚至連金銀鋪送來的首飾都沒來得及送出手,就忙著排練,忙著熟悉祭詞,忙著準備……
反正這幾天,整個領地就沒有人有空閒,全都圍繞著這個事忙碌著!
就這,也是被幾人精簡得不能再精簡了的程式了。
可想而知,如果是全套的祭祀大典,那可不是短短的三天就能完成的!
幸好這次只是稱君,不是稱王,更不是稱其他跟威風的稱號啊!
不然就是準備三個月也不為過。
二月三十一號,楊松又召開了一次會!
“諸位,明天就是舉行祭祀立國稱君大典了,不知可都準備好了?”楊松問道。
“回領主,屬下已經安排妥當了,一切就緒,只等吉時到來!”楊忠回道。
“好!”楊松轉頭對著朱熹拜託道:“朱先生,到時候祭祀大典的主持就交給你了!”
“老夫遵命!定不負領主所託!”朱熹滿臉紅光的領命道。
主持普通的祭祀大典都是莫大的榮耀啊!更不要說是這種立國大典了!
“楊禮,注意宣傳,要讓領地的每一個百姓都要知道此事!”楊松繼續叮囑道。
“屬下遵命,屬下已經在各個村鎮都已安排了能說會道的人,定讓領主的‘君主’之名傳頌天下!”楊仁保證道。
“宋慈、包傑,你二人負責的法典也要注意了,從明天開始,《天啟暫行法典》更名為《夏國法典》!”
楊松還想以後建議一個法治國家呢,法律的修訂與完善是永遠也不會停止的。
“等大典結束後,再一起商議一下法典的各個內容,一定要把這幾年來查漏補缺的部分重新裝訂進去!
“屬下遵命!”兩人同聲道:“領主英明!”
至於為什麼法律的條款內容要一起商議,而不是直接讓兩人就絕定下來!
還是因為楊松想要建立一個法治國家,就必須確定立法權的問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