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國後,楊松有感於現在的夏國,物資匱乏,各個方面都沒完全完善。
特別是軍隊,沒有什麼晉升制度、軍功制度、榮譽制度等各種制度。
所以他建立了一個簡單的軍功制度、榮譽制度。晉升制度暫時還在設計中,因此沒有!
他設立的軍隊的軍功制度非常簡單,分兩類五個級別。
一類是個人軍功,另一類就是集體軍功!
每個型別的軍功都分為五等,從低到高排:三等軍功、二等軍功、一等軍功、特等軍功、國級軍功!
個人軍功很好理解,就是單個軍人獲得的軍功,比如戰場上出色的表現、搶險救災時的做的貢獻、及時阻止或發現從而讓國家資源免收損失等等,再根據貢獻的大小判定其軍功的等級。
而集體軍功則是頒發給集體的,就如個人的貢獻就是個人軍功,集體就是集體作出的貢獻,為此而獲得的軍功!
獲得軍功後不止是榮譽,還有物資獎勵,有獎金、頒發證書、勳章!
榮譽制度則是跟軍功制度相輔相成的一個制度,有了軍功就會有榮譽,但也不是全部,也有沒有軍功只有榮譽的情況,而且榮譽制度不止是頒發給軍人,物件全體國民!
全體國民之中只要對國家或者社會做出了出色的貢獻後,就可獲得榮譽!
同樣的,伴隨著榮譽的就是榮譽獎章、證書、獎金!
榮譽等級也有五級,從低到高分:貢獻、突出貢獻、重大貢獻、特大貢獻、於國有功!
只不過,軍功只頒發給軍人,民兵也算是後備役軍人了,所以楊松才說是獎勵一個三等軍功!
而榮譽則不限制人的身份,不管你是不是軍人,只要有貢獻,就可以獲得!
楊松還在考慮榮譽制度的適用範圍是不是擴得更大一些,比如這個世界的人對夏國做出貢獻後也可獲得,只不過暫時還沒有實行這點!
以後跟這個世界的人有了更多交際時,他就會放開這個限制了,還有諸如國籍制度之類的制度!
關於榮譽與軍功的頒發、審批權力現在全都在楊松的手中,其他官員、軍官有建議、推舉權!
其他的區別就是,軍功頒發的是勳章,榮譽頒發的是獎章;同級別的獎金,軍功會比榮譽多一半;證書的外觀和內容不同。
相同的是,只要有了榮譽或者軍功,在社會上的地位明顯提高,有著一些特權,比如什麼特殊通道、不用排隊、優先被敬禮、免禮等等這些方面的優先權、名譽權!
通俗來講,就是有了軍功或者榮譽,就相當於變成了特等公民,近似於貴族一類的人!
因為夏國現在沒有貴族制度,以後也許會有,但不是現在!
所以楊松就想了這麼個辦法來激勵官員、百姓、將士的熱情!
就如長孫晟上次出使關外後,除了獎賞,楊松還給他頒發了一個重大貢獻的榮譽獎章!而給步兵旅的全體將士頒發的是一個集體二等軍功!
楊松沒有制訂什麼參與獎牌、紀念勳章之類的政策,他就是想提升榮譽與軍功的含金量,不是什麼人都能擁有的!
這次戰爭過後,楊松就會為守衛營頒發軍功勳章,再找幾個突出表現的將士作為楷模頒發個人軍功勳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