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領地人口的增加,近兩萬的領地只有三百正規軍,也太不像話了,但是要發展,總有一個側重,因為以前沒有戰鬥,以防萬一,也只是訓練民兵,算上這些農閒訓練的民兵,戰時還是可以動員近一萬人的,想想看,就現在的領地,有一萬可戰之兵,也算得上是未雨綢繆了。
因此,楊松決定擴充正規軍,準備擴充到一千人。一千人並不少了,相當於擴軍了三倍,而且太多脫產的軍人也會影響領地的發展,就這六百多近七百的人還是楊松跟楊忠商量了好久才決定的。
一千人放在以前就是一個加強營了,而且大部分還是後勤人員,作戰人員只有三分之一,這也是軍隊的現狀,後勤支援人員比較多。
這次領地擴充的正規軍卻全都是作戰人員,後勤人員由領地民兵擔任,為此,在軍部裡面又建立了一個部門,後保局,全稱後勤保障局,由楊仁負責該部門的管理和建立。
後勤保障局負責軍隊的後勤保障,包括衣食住行,還把軍糧單獨隔離存放進行管理,也是屬於楊松的直屬部門,只有後勤保障到位了,軍隊才有戰鬥力,另一方面也鞏固了楊松對軍隊的統治力。
不管一支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強大,只要沒了後勤保障,沒了飯吃,那就是昨日黃花,完全沒有任何威脅。
——
使團出發一個月了,從使團定時發回的情況來看可不怎麼樣。
接觸倒是很順利,但是最擔心的還是情況發生了,那就是語言不同,無法正常交流,期間還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幸好的是還可以用動作行為等方式進行簡單溝通,透過各種方式,使團的人正在努力學習對方的語言,以及教會對方自己的語言,這些都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完成的。
最重要的是知曉了這些土著的社會情況。透過連比帶劃,手舞腳蹈,以及新學的簡單詞彙,總算大概知道了這個部落以及周邊的情況。
這個世界的人種近似黃種人,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深黃的面板很粗造,鼻樑看起來比較小,頭髮是棕色的,瞳孔也是褐色的,身高倒是差不多,平均一米七,只有內臟的分佈就不知道。
也知道了領地所在的位置,類似於以前的中南半島,只是沒有那麼多的高山,有的是大片的平原,而領地北方的山區其實是一條山脈,阻擋了這個世界的主流社會與這個平原的交際。
這個半島的人是從很久以前翻越山脈過來的,估計不是逃難就是探險家之類的,但是具體是多久以前,從這個地方的人都退化成原始部落時代就可知道是一段不短的時間了。
退化到甚至連衣服都沒有了只有獸皮或者草裙用來遮體。食物全靠捕獵、打撈與採集,連種植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要說其他的了,武器也是骨制、木製和石制的。
沒有文字,能把語言流傳下來估計都是靠平常交流的需要的功勞了。武器除了用來捕獵,還有用來爭奪狩獵場之類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不要說這個原始的部落社會了,各部落之間的爭鬥是難免的,要不是使團用食物誘惑以及武力震懾,他們也沒有這麼容易這麼就和這個部落建立了溝通。
隨著交流知道了這個世界的一部分資訊,楊松也把探索的方向分成了南北兩個方向,南方主要是探查各個部落的分佈情況,北方則是探查有沒有可以翻閱山脈到另一邊去的道路。
領地的位置是在半島的東北方向,北邊離山脈比較近,就一兩天的路程。東邊離海就十里,往西現在就是一片無盡的森林,也不知道其範圍到底有多大。
看來系統選擇的位置還真不是隨便選的,領地背靠山脈大海森林,只有南方有著一些原始的部落時期的土著,雖說山脈另一邊才是這個世界的主體,但楊松可不準備就以領地現在的實力就與之對抗。
這不是勇敢,也不是懦弱,現在主動出擊才是無腦無謀的行為。
現在這個世界的人除了這些部落沒人知道領地的存在,而楊松卻知道了他們的存在,這讓領地處在了主動位置,擁有了主動權。
就算發現了翻越山脈的通道,楊松也最多派遣人員過去打探情報,獲取資訊。更不要說還沒發現什麼秘密通道呢!
整理著各種資訊的楊松現在總算又放鬆了一點,短時間內領地的安全保障有了,他可以放開手腳開始發展領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