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氣象師

第九十一章 悶聲發大財

這些屯田民一律按軍事化管理,與普能的編戶民分離,由官府提供種子和農縣等生產器材,糧食與官府四六分成。

儘管官府佔據了六成的收成,遠遠高出於現有的糧賦,但這些屯田民原本就是失地之民,靠給大族的田莊充當佃農過活,大族對他們的盤剝,遠勝於官府嚴苛。

對這些人來,能拿到四成的收成,已經是遠高出了他們曾經的生活水準,自然也就沒什麼怨言。

蘇哲當然也清楚,這屯田之策對屯田民的壓榨太重,並非長久之計,但在這個亂世,這也是實力弱小的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

眼下對百姓負擔是重點,但至少能保證他擁有保境安民的實力,可以使南陽免遭外敵入侵,才能讓他們有更大的希望活下去。

畢竟,在這個亂世,活下去比吃飽飯更加奢侈。

按照蘇哲的設想,只要等第一波的屯田糧一下,新兵編練完畢,他就有足夠的底氣,跟劉表撕破臉皮。

而到了那個時候,就要看具體的時機了。

這幾個月間,蘇哲在暗中擴充自己實力的同時,也在密切觀察著天下局勢

兗州方面,曹操已經接連擊敗青州黃巾,按照他的估計,距離曹操降伏百萬黃巾,成為兗州牧已經不遠。

而河北方面,袁紹雖然在界橋一役大破公孫瓚,但距離徹底擊滅公孫瓚還很遙遠,雙方還在河北大地進行著激烈的交鋒。

至於從南陽退往豫州的袁術,尚未站穩腳跟,正在重新積聚著力量,準備隨時北征中原。

關東方面,戰亂不休,諸侯們都殺紅了眼,反倒是關中方面相當的平靜。

自蘇哲離開長安後,董卓的統治癒加殘酷,接連以謀反的名義,誅殺了不少漢臣,以血腥的手段,令漢廷君臣無不畏懼。

表面上看起來,關中是風平浪靜,董卓的統治已做到了絕對的穩固,無人能夠撼動。

蘇哲卻很清楚,王允這個表面上忠於董卓的老狐狸,此時此刻必定已在醞釀著一場誅董的兵變。

表面平靜的長安城中,卻潛藏著暴風驟雨。

宛城。

郡府大堂之中,蘇哲聽取著各方細作帶回的情報,與李嚴等屬下們,縱論著天下局勢。

談論正酣之時,堂外親兵忽然來報,言是一名女子,自稱姓董,從長安而來,想要求見蘇哲。

姓董?

來自於長安?

莫非是董白?

蘇哲的腦海中,第一時間就浮現出了那張冷豔的面孔,他想不起除了董白之外,自己在長安還認識第二個姓董的女子。

“董白不在長安當她的少小姐,大老遠跑來我的南陽做什麼?”

蘇哲心中頓時湧起深深狐疑,他忽然預感到,董白此來,必定預示著長安方面,發生了什麼重大之事。

當下他便一拂手,“請這位董小姐進來吧。”

親兵離去,片刻之後,一名頭戴黑色斗笠的女子,步入了堂中。

當她摘下斗笠之時,蘇哲卻不由一怔。

那是一張陌生的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