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業初創,要的就是披荊斬棘不怕辛苦。這些日子,李棟每日早出晚歸,身先士卒,揮汗如雨,為山寨的打造基業。
看著李棟如此的努力,黑風寨的百姓都很是意外和感動,感覺李棟這樣的真的少見。
李棟身先士卒,如此拼命,其他人自然不甘落後,幹活格外拼命。
榜樣效應的作用下,張大狗、鮑超、三麻子幾個小年輕的也跟在李棟身邊狠幹,別人也有這種想法,但是李棟身邊卻不是誰都能去的。
這一段時間,李棟也在悄悄的觀察李衛,發現李衛除了性子憊懶一些之外,做事情還是很努力的,尤其是李棟做任何事情,都有板有眼,有理有據,就連打井,都跟行軍打仗一般,讓李棟非常欣賞。
在李衛的帶領下蓄水的池塘也挖了不少了,壟上在陳曦妤的指揮下種了不少桑樹,帶著婦人們養了不少蠶。
將來蠶拉了便便,扔到蓄水池中,用來養魚。據說這是江南興起的方式,叫做桑基魚塘。
太陽還沒出山,李棟家裡養的戰馬就開始叫喚了,接著陳曦妤豢養的薩摩耶跟著叫鬧,結果便帶動了整個山寨的熱鬧。
黑風寨的居民們,匆匆的喝了碗稀粥,吃了半個饃饃,便在李棟的組織下,衝出山寨。
老人們推著獨輪車,獨輪車上架著龍骨水車,準備架在河岸,用作灌溉,皮小子們小心翼翼的扶著寨主帶領著工匠們不知道花費了多少晝夜的成果,生怕掉在地上摔壞了。
龍骨水車,古代灌溉工具,可以延伸到河裡汲水。
婦人們挑著扁擔,一邊做著小孩,一邊放著食物和水,腳底下跟著癩皮狗,一直晃著尾巴,悶著頭,也不說話。
男人一臉色相,比看見妙齡女人還要激動的牽著牛,這可是寶貝,整個山寨的百姓被混編編為十二個大隊,每個大隊十頭牛,都跟祖宗一樣供著。
扎著兩個牛角小辮的孩童,揹著籮筐,框裡面都是最鮮美的嫩草,走不一會,就拿出一把草放到牛嘴裡。
不愧是有四個胃的強大生物,也不怕撐死。一個勁的吃個不停。
老爺子為了幹活方便,將青衫都脫了,一身勁裝,腰裡揹著書囊,別人或許不理解,但是李棟卻對老爺子佩服的要命。
老爺子為了節約時間,把美髯都剪掉了,每天扛著鋤頭,跟在李棟身邊,下田幹活,風吹日曬,一個秀才公能受這份委屈,就憑這份意志,將來的成就就不一般。
最難能可貴的是,每當休息之餘,老爺子還不忘記讀書,李棟家的藏書都讓他翻了快一半了,讀不懂的,也不怕丟人,就賴在李棟身邊,讓李棟給他講解。
李棟的國學本來就不錯,而且畢竟有幾百年的資訊優勢,所以他的見解往往發人深省,老爺子更是佩服的要命。
見老爺子如此玩命,李棟就很擔心,山寨的讀書人太少了,林子是大管家,李衛出了帶兵打仗,就是演武讀兵書,所以文書類的工作就指著老爺子了,所以李棟對老爺子可是心疼的很。
見到老爺子有扛著鋤頭跟著出來了,李棟頗為不滿的對三麻子指責道,“不是說了,不讓叔父下田嗎?當我的命令為耳旁風嗎?”
三麻子一臉委屈的看著李棟,不用三麻子解釋,老爺子洋洋得意的說道,“就他,也能管我。王陽明先生曾經說過知行合一,作為山寨的一份子,自然不甘人後。休息的時間多了是,活著何必懶惰,死後定當長睡。”
見老爺子如此乾脆,李棟也很是感動,讚歎一聲說道,“山寨有您這樣的長者,他日必將大興。”
老爺子下意識的摸了一下美髯,卻發現頜下空空,悄然一笑,“呵呵,那我就翹首以待了。”
老爺子的搖桿挺直,雖然他輔佐李棟的時間不長,但是卻從李棟身上感受到了在老寨主身上完全感受不到的東西。
睿智而富有遠見,勇敢而富有朝氣,尤其是李棟身先士卒建設山寨的樣子,讓他非常沉迷,加上李棟什麼事情都跟自己商量,幾個小年輕的不因為一點成績驕傲,一人一口老軍師叫著,讓他非常享受。
所以老爺子愈發的努力,他不像是李定遠身邊的那些粗鄙的武夫,一切都已經定格,他是文人,懂得道理,知曉變通,這也是他能留在李棟身邊的原因。
眾人來到大家合夥開墾出來的荒地,這是剛剛開墾出來的荒地,還沒有分配,李棟站在中間,他自己很得意的給自己安了一個甲隊隊長的職務,一臉得瑟的看著其他幾個隊長。
他們分別是乙隊隊長張大狗,丙隊隊長李衛,丁隊隊長鮑超,其他的幾個隊長都是代隊長,分別是戊隊隊長三麻子,己隊隊長林子。。
見眾人已經到齊了,李棟把鋤頭一樣,對身邊的幾個隊長說道,“哥幾個,今天還要不要比試,我們甲隊可是多分了不少田地了。”
張大狗繃著臉說道,“雖然我們乙隊的男人們笨點,但是也都是好漢,今天老子準備好棍子了,誰拖後腿,就揍他丫的。”
“隊長,您就放心吧。”
“對,咱們乙隊絕對不輸給他們甲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