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夠?還有!
胡大老爺,就是這麼霸道!
他根本不怕人知道,家大業大的,存點金銀怎麼了?
眼見慣用的手段無效,首飾鋪掌櫃徹底放棄了僥倖心理。
只能老老實實介紹起自家的底牌——兩位從宮裡出來的老匠人。
這可是他們花了重金、託了關係才請來的。
可誰知道,平日趾高氣揚的兩位老匠人,見了胡大老爺,一口一個“胡爺”,恭敬得不得了。
胡大老爺起初也有些意外,隨後笑著點頭,聊起了他們在宮裡的得意之作。
說到興頭上,甚至毫不避諱地提到自家某件擺設就是從宮裡順出來的,好像就是他倆的手藝。
兩個老匠人對胡大老爺這種正大光明從宮裡拿東西的作風,佩服得五體投地。
於是,臉上的笑容更加諂媚了。
一旁的店主此刻徹底心灰意冷。
他意識到,無論怎樣在心中拔高胡老爺的身份,到頭來仍是低估了這位爺。
方才寥寥數語間就聽得出來,胡老爺在宮裡簡直暢行無阻。
這等顯赫人物,巴結都來不及,自己竟還惦記著那點銅臭?
晦氣!
醒悟過來的珠寶店東家立刻換了副嘴臉,不僅諂媚話張口就來,更是將壓箱底的珍品盡數呈上。
可他的震驚遠未結束。
就連兩位老師傅也沒料到,僅是胡老爺的幾位側室,眼光竟如此毒辣。
張口閉口都是\"某位公主戴過這個式樣\"、\"在某宮見過這件首飾\"。
老匠人愈發恭敬起來。
這一家子,個個都不簡單吶。
單是這份眼力,就夠唬人的。
享受完眾人追捧的胡老爺,這才漫不經心提了句:\"她們原先都在宮裡當差。\"
眾人頓時露出心照不宣的表情,望向胡老爺的眼神如同瞻仰神明。
這倒不怪他們大驚小怪。
這些美人舉手投足間的氣度,明擺著絕非尋常宮女。
真相只有一個——原本都是預備著伺候聖上的佳麗。
結果全被胡老爺收入房中。
還不是一兩個!
除了佩服,還能說什麼?
被眾人捧得飄飄然的胡老爺,掏起銀子來格外痛快。
起先只是讓侍妾們各自挑選。
逛著逛著,他自己也看上了不少玩意兒:
古裝劇裡常見的玉扳指;
翩翩公子標配的玉簪;
俗氣得恰到好處的金鑲玉戒指;
連美容用的小玉輪都有!
胡老爺活像掉進糧倉的老鼠,看什麼都想買。
最後索性一揮手:全要了!
橫豎不差錢,與其堆在庫房發黴,不如換些有趣物件。
購物慾一旦開啟,哪還收得住?
看著滿屋珠光寶氣的侍妾對鏡自照,胡老爺忽然衝掌櫃吩咐:
\"去取兩套鳳冠級別的頭面。\"
\"給我閨女和兒媳備著。\"
忙暈頭的掌櫃下意識提醒:\"胡爺,這不合規矩啊!\"
\"要不換別的?\"
胡大老爺不耐煩地瞪他一眼:\"我女兒是太子妃,我兒媳是大明嫡長公主。\"
\"怎麼?\"
\"我給她們置辦鳳冠霞帔,越禮了?\"
這番話恰好被旁邊的兩個老工匠聽見,立刻對著掌櫃一陣譏諷。
把掌櫃說得滿臉通紅後,兩個老工匠又堆起諂媚的笑容湊到胡大老爺跟前嘀咕起來。
原來他們曾在宮裡為安慶公主打造首飾,明明是按公主喜好做的,最後卻落選。
這成了他們心頭揮之不去的遺憾。
他們認定有人暗中搗鬼,否則不會如此。
所以想借這個機會重新為安慶公主打造一套,當然也少不了太子妃的。
他們還暗示掌櫃藏有好料子,別人來捨不得用,但胡爺來了定能拿下。
所求不過是出口惡氣罷了。
胡大老爺不置可否地點點頭,要先看材料。
兩人的手藝他倒不懷疑,但也明白他們是想借機揚名。
這些對胡大老爺來說無所謂,只要東西好,價錢合適就行。
若讓他覺得不值或被坑,那就不是錢能解決的了。
看過料子後,胡大老爺不禁讚歎。
沒想到大明建國不久,店鋪裡就有這等好貨。
難得!
見獵心喜的胡大老爺乾脆包圓了整塊料子。
給女兒和兒媳各做一套,剩下的零碎也能當貴重禮品。
好東西不能錯過!
這下可讓胡大老爺破費了!
胡大老爺在首飾店的花銷才算真豪氣。
結賬時連銀票都用不上,直接讓胡義從府裡搬來一箱金子全留下,還搭上半箱銀子。
真是揮金如土!
秋月、春妮兒、娜娜這三位最早從宮中來胡府的\"老人\",非但不喜,反而惶恐地湊到胡大老爺身邊。
\"老爺,這...是不是買太多了?\"
\"奴婢...奴婢承受不起這樣的恩賜啊!\"
也難怪她們不安,畢竟姬妾在大戶人家的地位實在低微。
她們所生的子女地位甚至不及庶出,連自己的私房錢和首飾,在一些不體面的人家也難以保住。
說白了,這些人不過是靠姿色取悅他人,卻連安穩度日都成問題。
好在胡大老爺不僅財大氣粗,手段更是非同一般。
除了子嗣之事牽扯家族傳承與將來的富貴,胡大老爺未曾鬆口外,其餘方面,他對秋月、春妮兒、娜娜等人極為大方。
實際上,她們在府中的日子,早已勝過尋常人家的正室夫人。
每月不僅有例錢,還時常收到胡大老爺的賞賜,甚至能從牌桌上贏些彩頭。
論積蓄,她們的身家早已遠超普通小地主和低階官吏。
可這一次,她們是真的慌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