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混賬東西!\"
\"都是朕欽點的主帥,敵人都沒見著,在應天城裡自己人先打起來了?\"
\"這就是他們當主帥的本事?\"
\"標兒,你去一趟!\"
\"好好教訓教訓他們!\"
\"告訴他們,朕手下不缺能領兵打仗的!\"
\"想鬧就留在應天城鬧一輩子!\"
朱標沉著臉點頭,撣了撣衣袖大步離去。
看他陰沉的面色,這位太子殿下顯然心情極差。
這些將領原本都是為朱標準備的。
誰知第一次正式擔任主帥,統率區區幾千人馬就鬧出這等醜事。
這不僅是打朱元璋的臉,更是在打朱標的臉。
他怎能不怒?
更讓朱標窩火的是,父皇那代的文臣武將個個出色。
到了自己這裡,好不容易冒出兩個人才,卻是這般表現。
簡直天壤之別,實在丟人現眼。
懷著滿腔怒火趕到五軍都督府,見眾人還在混戰,朱標再也按捺不住。
砰!
平日溫文爾雅的太子大步上前,當胸一腳將李景隆踹開。
轉身又一腳踢在藍玉屁股上。
\"哪個敢偷襲你藍爺爺!\"
藍玉怒不可遏地轉身,卻對上一張陰沉的圓臉。
看清來人,頓時渾身一顫,擠出一絲諂笑。
\"原來是太子殿下駕到!\"
李景隆與藍玉身上的傷痛,遠不及朱標此刻心頭之沉重。
眾人見兩位將軍收了手,便也紛紛停住動作。
朱標陰沉著臉不發一語,徑直坐到廳堂正中的太師椅上。
他振袖拂衣,雙腿交疊而置。
身子斜倚在扶手旁,
指間摩挲著溫潤的玉扳指,
半闔眼眸掃視階下眾人。
\"怎麼停了?
接著打啊!
本宮見過戰場廝殺,
也見過市井鬥毆,
唯獨沒見過兩位將軍領著親兵大打出手。
今日倒要開開眼界!
放心打,
就算也無妨。
本宮既負監國之責,
調兵遣將不過一道口諭的事。
打完再說其他。\"
此言一出,
藍玉與李景隆頓時氣焰全消。
方才還打得鼻青臉腫的親兵們,
此刻也都噤若寒蟬。
尋常皇子將領怕是壓不住這場面,
但朱標豈是等閒?
這位自少年時代便隨朱元璋理政的太子,
更是屢次從盛怒的皇帝手中救人的東宮之主。
在眾人心中,
這位太子爺與皇帝陛下往往別無二致。
此刻太子震怒,
誰還敢造次?
\"史上最穩太子\"絕非虛言。
這是朱元璋耗費無數心血培養的結果。
朱標亦不負厚望。
自內閣設立,
朱元璋逐步放權以來,
太子已實際執掌朝政。
若非皇帝仍在朝會露面,
硃批偶爾出現,
眾人怕是要將他視作真正的君王。
朱標藉此良機,
在朝堂軍中廣佈威勢。
正是這般雷霆手段,
令藍玉二人徹底臣服。
他們心知肚明,
今日若敢違逆,
太子真能讓他們永不翻身。
此次出征本非無人可用,
徐達等老將統兵十萬亦不在話下。
不過是朱元璋覺得殺雞焉用牛刀,
才未遣這些宿將出馬罷了。
不過若是選出的人不爭氣,非要鬧出些亂子來。
呵,朱元璋和朱標父子自然不會吝嗇動用雷霆手段。
只要藍玉和李景隆安分下來,事情便好辦多了。
調集兵馬、籌措糧草、打造兵器……
這些本就是駕輕就熟的事,如今有傅友德先前帶回的巨大收穫作為底氣,再加上太子朱標在後坐鎮,各項事務推進得異常順利。
一切如行雲流水般順暢無阻。
朱標負責盯著出征事宜,朱元璋則轉頭開始“關照”胡大老爺。
在他眼中,整個大明能在海貿和航海之事上出謀劃策的,唯有胡大老爺。
而胡大老爺近來閒著也是閒著。
若真要他正經當差辦事,他定然不情願。
但像現在這樣,朱元璋找他閒聊扯淡,順便問問建議,他倒是樂意奉陪。
吹唄!
誰還不會吹牛了?
前世和好友在路邊攤就著燒烤啤酒都能吹得面紅耳赤,不就是為了顯擺?
如今更妙,在洪武皇帝面前裝模作樣,只需動動嘴皮子,何樂而不為?
於是,胡大老爺將腦子裡關於殖民航海的那點東西全倒了出來。
不過,他嘴上雖天花亂墜,卻始終牢記一點——但凡涉及兵權之事,哪怕朱元璋主動提起,他也充耳不聞。
逼急了,乾脆一句“不知”搪塞過去。
久而久之,朱元璋對胡大老爺愈發信任倚重。
畢竟,這麼好用又懂分寸的人可不多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