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不能徹底解決,至少也要減輕一部分威脅。
正因如此,才有了今日的對話。
然而,此刻的朱元璋卻狐疑地盯著胡大老爺。
“惟庸,你莫不是在嚇唬咱?”
“你到底發現了什麼?”
“為何說標兒會被咱熬死?”
“少來危言聳聽這一套,咱可不吃!”
見他嘴上強硬,手卻攥得死緊,胡大老爺沒心思嘲笑,反倒認真地解釋起來。
“你確實給了太子最大的信任、最強的班底,甚至授予監國之權。”
“可你想過沒有,無論是朝臣還是太子本人,都在戰戰兢兢地應對這一切!”
“正因你的支援前所未有,他們才更加謹慎!”
“畢竟毫無先例可循!”
“誰能確定你的信任究竟有多深?”
“誰能確定你的放權究竟多寬?”
“稍有不慎觸犯忌諱,豈不是父子反目、君臣離心?”
這番話讓朱元璋神色複雜。
他張了張嘴,本想辯解——他確實真心信任自己的兒子。
可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此事無從解釋。
無論說什麼,現實已然如此。
胡大老爺繼續道:
“尤其你還廢除了丞相之位。”
“我明白,你是想集權,讓後世子孫不必擔心權相威脅。”
此言一出,朱元璋面露尷尬。
畢竟眼前的胡大老爺,正是昔日的丞相。
有些言語,旁人未必敢直言;
有些事情,旁人未必能洞悉。
但在朱元璋與胡惟庸這對君臣眼中,一切昭然若揭,無需辯駁。
胡惟庸全然不顧朱元璋此刻的情緒。
他只想儘快闡明觀點,再靜觀朱元璋的反應。
\"重八,你可曾想過?\"
\"裁撤丞相一職,不代表政務會憑空消失。\"
\"昔日的丞相職責,如今由內閣與太子共同分擔。\"
\"其中八成重擔,都落在了太子肩上。\"
\"我曾執掌相印,深知其中繁巨。\"
\"太子既要處理原有政務,又要接手丞相的事務,他能承受多久?\"
\"更棘手的是,他不僅要說服群臣,還得說服你這固執的皇帝!\"
\"當年我可沒少領教你的脾氣——但凡不合心意便要發作。\"
\"如今這份苦楚,全由你的長子默默承受。\"
朱元璋陷入了長久的沉默。
謊言從未能撼動人心,
真相才是最鋒利的刀刃。
今日胡惟庸所言,句句屬實。
只是朱元璋從未正視這些事實。
回想起來,朱標的太子之位看似穩如泰山,
可這位儲君心中當真篤定自己能順利繼位?
那些盛怒時脫口而出的廢儲之言,
那些御醫再三提醒的\"太子需靜養\"的諫言......
此刻的朱元璋如遭萬蟻噬心,
在記憶的凌遲中痛苦不堪。
這些都是無法否認的真實。
胡惟庸僅憑觀察推測,而他卻是親歷者。
\"惟庸......\"朱元璋聲音嘶啞,\"說吧,朕該如何是好?\"
\"朕絕不能親手將標兒逼上絕路。\"
胡惟庸注視著悔痛交加的君王,輕聲吐出驚人之語:
\"陛下該禪位了。\"
\"禪位?\"
朱元璋聞言先是一怔,隨即胸中騰起無名怒火。
\"繞來繞去,你就是想叫咱讓出皇位?\"
\"你可曉得咱是什麼人?\"
\"咱是大明開國之君!\"
\"咱是朱元璋!\"
\"胡惟庸,誰借你的狗膽說這等大逆不道之言!\"
面對雷霆震怒的帝王,胡大老爺隨意擺了擺袍袖。
\"省省吧,這些名頭唬旁人便罷,老兄弟跟前擺什麼譜?\"
\"你這些年怎麼過來的,大夥兒心裡沒數?\"
\"不過說說你朱家基業傳承之事。\"
\"怎的?\"
\"不是口口聲聲要把位置傳給你家胖小子?\"
\"這會兒倒猶豫了?\"
\"先前說的話都餵狗了?\"
這番大逆不道的言語配上胡大老爺漫不經心的模樣,反倒噎得朱元璋說不出話來。
他直愣愣盯著老友。
胡大老爺卻自顧自斟了杯溫茶。
舉杯向朱元璋虛敬,仰脖一飲而盡。
眼見自己方才的暴怒如同跳樑小醜,朱元璋逐漸冷靜下來。
他沉著臉坐回龍椅,瞥見對方仍在悠然品茗,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最終只得端起茶盞悶飲。
書房內唯餘此起彼伏的啜飲聲。
角落裡裝透明的宋利冷汗涔涔,只覺今日怕是要命喪於此。
這兩位祖宗談論的可是禪位大事!
當著萬歲爺的面勸其退位——
這不啻於逼宮謀逆!
偏偏兩位爺吵完竟坐下喝起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