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姜豐就留在洪先生家吃飯。洪先生的大女兒出嫁了,家裡還有兩個半大小子,年紀不大,脾氣卻老成,一板一眼地和姜豐見禮。
吃過飯,姜豐又去致遠書齋買了一些筆墨、書籍。想著娘子懷孕了,要補充營養,偏偏胃口不佳,吃到油膩的就吐,又去買了些瘦肉和豆腐。
那“豆腐西施”柳娘子已經離開了竹山鎮,竹山鎮的人也還是要吃豆腐的。
回到巷口,就聽見鄰居小七嬸喊住他:“大郎,我家兩個小子摸了些河蚌回來,我想著你姐姐來了,恐怕吃得上,你提回去吧!”
姜豐停下腳步,姐姐來了?這也不出奇,恐怕是得知他府試中了,過來賀一賀的。
小七嬸手裡提著一個竹簍,姜豐開啟一看,只見幾十個大大的河蚌,已經洗過了,一個個鮮亮可人,就笑道:“正好添道菜。”
說完從懷裡拿出幾十個錢,遞給小七嬸。
小七嬸家的兩個小子慣常摸些小魚小蝦貝殼的走街串巷的賣,以補貼家用,姜豐當然不能白拿。
小七嬸嘴裡說著“鄰里左右的,哪裡好要錢的”,身體卻很誠實地接過了錢,笑著走了。
姜豐推開虛掩的門,只見小媛媛正在院子裡寫字,拿著一根竹枝,在小小的沙池裡一筆一劃地寫著。
本來姜豐是讓她用紙筆學寫字的,但是母親和娘子都不同意,“窮人家的孩子,哪裡有用紙筆啟蒙的?沒得浪費了筆墨。”
姜豐拗不過她們,只能同意了,給小媛媛用淺淺的木箱裝了沙子,用《千字文》給她啟蒙。
“爹爹回來了!”姜媛隨手扔掉了手中的竹枝,大聲喊著,飛快地跑了過來。
姜豐已經從懷裡拿出了麥芽糖,笑著遞給她,摸了摸女兒的小腦袋,說道:“吃吧!”
蘇氏、姜玉、熊楚楚也走了出來。
熊楚楚見狀就搖頭:“你又給她吃糖!正是要換牙了,小心把牙蛀了。”
“小孩子,哪有不愛吃糖的。”姜豐笑著和女兒使了個眼色,看著女兒抱著糖跑開了,又對姜玉說:“姐姐來了?幾個外甥呢?”
“他們在家呢。”姜玉說著,又勉強笑道:“我聽人說你中了,心裡高興,過來看一看。”
姜豐看著,姐姐臉色不大好,母親蘇氏也微微皺著眉頭,就問道:“又出了什麼事?”
姜玉臉色僵了僵,欲言又止。
蘇氏嘆了口氣道:“還不是你那個遭瘟的姐夫!又去信起了什麼觀音教!整日裡和那些教眾來往,還要把家業也獻了出去。因你姐姐攔著不給錢,又鬧了起來!”
“還不是那個柳氏,做了什麼聖女!”姜玉恨恨地說:“又來勾搭你姐夫入教!”
觀音教?!聖女?!
原來歷史上有一個白蓮教,被戲稱造反上千年,一直不成功。但是洗腦功力一流,只要入了它的門,沒有不傾家蕩產的,因此又被稱為最早的傳銷組織。
這個觀音教看來也是一類貨色……
姜豐緊緊皺著眉,但凡一個地方鬧邪教,那個地方就得出大事,這可不是什麼好訊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