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淡定得很。
在他看來,王家再有權有勢,對他來說也是天上的浮雲高不可攀。
這就好比,在後世,你知道你們市裡有個退休的國級高官,你個連大學都沒考上,高考屢次落榜的窮小子,想要去攀附人家,得到別人青睞,那不是做白日夢嗎?
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
王大管事正在寫著什麼,看到姜豐進來,開門見山地說:“老徐的信我看過了,他的眼光我是相信的,不過我也要先看看你的稿子才能做決定。”
“這是應該的。”姜豐恭敬地將書遞過去。
這位王大管事是王家族人,年紀四十多歲,身上也有秀才功名,因科舉之途無望,索性就幫族長家裡打理庶務。
他能力頗強,又背靠王家,倒是把松林書局打造成遠近聞名的大書局。
姜豐站在一旁,悄悄觀望著王大管事的神色,卻見他從頭到尾面無表情,心中不禁七上八下。
過了好一會兒,王大管事才抬起頭來,淡淡地說:“姜公子,恕我直言,你的文筆只是尋常。”
姜豐的心咯噔一跳,本來的自信被當頭一盆冷水熄滅了,只能苦笑著應道:“先生說的是。但我以為,小說最重要的是故事情節。”
此時的人寫小說,動不動就“詩云”、“詞曰”、“有詩為證”,一些小說,往往以一首詩開頭,一首詞結束。
姜豐雖然也盡力模仿此時的小說的行文方式,但還是沒有這種看到什麼都能作詩一首的能力。
王大管事笑了笑道:“你這故事倒是別出心裁。只是太新的東西,未必能被人接受。再者,你的小說篇幅也不算短,定價會比較高,買的人恐怕更少。你何不從受人歡迎的小話本寫起?”
姜豐有些難過。
徐掌櫃給他的評價那麼高,他才自信滿滿地想帶一大筆錢回家,讓娘和娘子高興高興,沒想到王管事卻是這麼說。
但辛苦寫的小說,放棄了還是可惜,不如去其他小書局試試運氣,只是稿費恐怕不多……
正要告辭,卻見一個人一邊走進門,一邊說道:“通叔,還有一事……”
姜豐回頭一看,正是那位穿著道袍的王三公子,不知為何去而復返。
看到屋裡還有人,王三公子朝姜豐點了點頭,說道:“你還在這裡。”
姜豐忙向他作了個揖。
王大管事見狀,詫異地說:“三郎認識這位姜公子?”
“有過一面之緣。”王三公子隨口說著,又對大管事說:“世子殿下命我尋些神仙軼事,通叔若見到好的,就讓人告知我。”
王大管事聞言朝姜豐看了一眼,心想,居然有那麼巧的事?不如送老徐一個人情,就笑道:“正巧呢,這位姜公子送來的書稿就是神仙話本,嗯……雖然文筆樸實無華,但故事很是新奇,講的是修仙界的事,你看看可合適。”
“哦?這麼巧?那我看看。”王三公子聞言也有些好奇,接過書稿看了起來。
這峰迴路轉的,卻把姜豐的心都提了起來,自嘲地想,真是人窮氣短,為了一筆稿費都患得患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