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看著一個小小的孩子,端著破碗“呼啦啦”地往嘴裡灌,心裡就不是滋味。嘆息道:“只是一場大雪而已,何至於此?”
這個時代,已經是封建社會發展的頂峰,江南富庶之地,世家大族、富商們互相鬥富,就是在衡川府,有錢人家也不少,二兩銀子一本的小說都有人買。
可是,窮人也照樣不少。
鄭鑫不以為然地看了姜豐一眼,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還能討得到飯吃,已經不算什麼的。真的遇到大災年,賣兒鬻女、易子而食的人倫慘劇也不是沒有!
姜豐到底還是年輕人,見識少了!
一桶粥很快就贈完了,還見隊伍後面還有些眼巴巴地望著的孩子,姜豐很不是滋味地說:“早知道多帶些出來了。”
鄭鑫說道:“再多也不夠的,回去吧!我們只是盡一盡心意,真的要救災,還是要靠官府呢!”
姜豐看著官府的粥棚前長長的隊伍,知道鄭鑫說的是在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一個窮書生,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正收拾著粥桶準備回去,王玢身邊的小廝蒼朮快步走了過來,笑道:“姜公子,我家三公子有請。”
姜豐對蒼朮客氣地打了個招呼,然後對鄭鑫的娘子說道:“大嫂子,我有朋友找,勞煩你陪著我娘子一起回去,多照應些。”
鄭家娘子也是個有見識的,一看蒼朮的打扮,就知道是大戶人家的僕從,對姜豐也高看了兩眼,笑道:“你放心就是!我和楚娘最是要好的。我和她一起回去,丟不了她。”
姜豐又對娘子道:“你自己小心些,回家之後跟娘說一聲,我可能要晚一些才回。”
熊楚楚低頭笑了笑,說了聲:“知道了。”
姜豐才跟著蒼朮走了。
王家的粥棚搭得很是華麗,四周還有綵綢擋風。姜豐到了時,只見王玢正穿著一身道袍,親自領著管事、下人施粥。
其他大戶人家,多數都是派管事出來,像王家這般,長房嫡子親自來施粥的倒是少有。
別的不說,王玢到底也是個十來歲的少年,這樣天寒地凍的,萬一凍壞了怎麼辦?這可是個風寒能要人命的時代!
王玢此時擼起袖子,親自給災民施粥,看到姜豐來了,將長勺遞給一旁的管事,和姜豐一起到綵棚的另一端說話。
“我遠遠地看著,像是子英,讓蒼朮過去看看,還真的是你。”王玢很高興地說,“前兩日,我祖父看了你新寫的《今古探案傳奇》,拍案叫絕。贊你在刑名上很有天賦,科舉進士後就是去大理寺任職也使得。”
“大人過譽了。”姜豐謙虛地說。
他那些案子,結合了後世在電視上看的刑偵劇,後世各種離奇的案子、匪夷所思的破案手法,從胃內容物什麼的判斷死者遇害時間之類的,可不是令人耳目一新。
王玢又道:“祖父難得這樣讚賞一個人,這是你的能力。”
“蒙老相公抬舉,我以後一定會努力的。若能為一縣令為民請命,已是如願了。”姜豐真誠地說。
刑部、大理寺,那是京官,豈是人人敢想的?
做一地父母官,對農家子來說就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