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耕時節,於農村人家而言,春天的每一分鐘都是寶貴的,即使是未成年的孩子,也要在田地裡,跟著自己的父母勞作。
因此在阡陌間慢慢走著的,也只有姜豐這樣穿長衫的閒人。
農民是沒有心思欣賞春光的,尤其是在糧食產量低的這個時代,只有努力勞作,與天地爭命,才能換取生存必須的食物。
姜豐扛著一個書箱,這是他在書房裡搜出來的話本遊記,都是科舉不考的閒書。這些書有的是姜家幾代積攢下來了,有的是原主不務正業買的,家裡沒錢買藥的時候,都沒人提出拿去賣。
但現在……姜豐要做敗家子了。
母親去姐姐家借錢,大半天沒回來,也不知道怎麼樣?但想來借錢是難的,他得先想謀生的事。
如果他已經中了秀才,事情就好辦很多,可以去私塾坐館、大戶人家做賬房,若得人引薦,還可能給縣令老爺做幕僚。
但現狀是,他是個連童生試都沒透過的白身。
鄉下識字的少,窮書生可以給人代寫書信、契書,或是寫狀紙、年節時寫對聯。
但這種機會是很少有的,誰沒事天天寫信、寫狀紙?何況鎮上有好幾個秀才,這種好事也輪不到他這個白身。
姜豐決定先把這些沒用的閒書給賣了,得一點啟動資金,然後才好做別的。
要是讓蘇氏知道他賣書,又有得嘮叨了,還是在母親回來前把書賣了。
小竹村離鎮上不遠,走了沒多久就到了。鎮上只有一間書店,姜豐循著記憶找了過去。
看到有客人走進來,掌櫃熱情地招呼:“是姜少爺來了,丹丘生的話本出了新的,今日剛到貨呢,給您留著了。”
看來原主常來買話本。
姜豐不好意思地說:“掌櫃的,我今日是來賣書的。您看看我這箱書,能賣多少錢?”
徐掌櫃一愣,來書店不買書而賣書?
這個姜豐他是知道的,就在鎮上洪秀才的館裡讀書,上一代家境還不錯,近年來漸漸沒落了。
這是終於想開了,變賣家產做敗家子了嗎?
徐掌櫃翻了翻這箱書,說道:“我們這裡是收舊書。但你知道,舊的和新的價格不能比。你這書儲存得雖好,但也並不是什麼古籍孤本……恕我直言,不值錢。”
姜豐呆了呆:“那徐掌櫃能給多少錢?不瞞你說,我最近病了一場,囊中羞澀,家中都快斷炊了。”
徐掌櫃又是一怔,按說他看人不會走眼啊?這個姜豐是個挺清高的書生,平日裡對他這樣做買賣的都不大看得起的,今日是轉性了?
不過……讀書人,能不得罪還是不要得罪吧,誰知道前程怎樣?莫欺少年窮啊,尤其是讀書人,萬一高中了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