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豐也從善如流地答應了。
他兩次進京都是住在內城,這次卻是和大家一起在外城聚會。
京城以皇城為中心,六部衙門和大理寺都在皇城裡,外面是內城,接著是外城、附城。
達官貴人都住在緊鄰皇城根的內城,小官們就住在外城。
內城很繁華,但是也相對比較清靜。而外城,則是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更是喧囂熱鬧。
姜豐興致勃勃地欣賞著這古色古香的京城街景,一路走到約定的茶樓。
這京城的茶樓就是不一樣,大堂裡還有說書人呢。
姜豐跟著小二往二樓包廂走去,聽著說書人說的情節,微微一愣,這還是他的破案小說呢?
走進包廂裡,馮實已經到了。過了一會,其他幾位同僚也到了。
一位姓蔡的寺丞就笑道:“小姜也是大名人了,外頭的說書人也在說你的書呢。”
姜豐尷尬地摸了摸鼻子,說道:“讓大家見笑了。”
讀書人臉皮薄,就怕被人取笑,因此多數寫小說的作者都不願意暴露自己的筆名。
比如那位“蘭陵笑笑生”,一直都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幾人說笑了幾句,小二就陸陸續續上菜了。
今日是接風宴,就不談公事,就說了一些家鄉、京城趣聞之類,姜豐也說了自己進京的見聞。
聽到姜豐說過幾個月要接家人來,有同僚就建議:“小姜不如買一房下人,這樣有什麼事,也有人跑個腿,家裡女眷也有人服侍。”
姜豐一愣,他窮慣了,因此從未想過買人的事,不過細細一想,似乎也很有道理?
熊楚楚生了孩子,家裡就是一大群孩子,光靠蘇氏和熊楚楚兩個人照顧,也太辛苦了些。
而且,自己每天要當差,如果有人送飯就更好了。
吃了好幾天的工作餐,他已經覺得食不知味了……
這麼想著,姜豐就對同僚說:“不知道諸位可有好的中人介紹?”
這買人是很講究的,隨便亂買,搞不好就是引狼入室,一般都是透過正規的人牙子買賣。
這些人牙子是在官府備案的,出入大戶人家,信譽還是有保障的。
蔡寺丞就笑道:“這有何難,我改日就給你介紹一個。這些人再怎麼樣,不敢坑我們大理寺的。”
說的也是,大理寺的人個個精通刑律……一般人聽了還是有些忌諱的。
吃過了飯,同僚們還說去戲樓聽戲,姜豐也跟著去了一回。
戲臺上咿咿呀呀唱得熱鬧,戲臺下的人拍著扇子,抑揚頓挫地聽得入迷。
只有姜豐一個,瞪大著眼睛,實在不知道唱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