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立誰為新君,都不會更好了。
張太后三十多歲的人,一夜之間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精氣神。
事已至此,她希望立的新君是先帝的晚輩。如果立的是衡川王,那她就是皇嫂,留在宮裡就尷尬了。
她在宮裡住了大半輩子,不甘心就這樣遷出去。
如果立的是幼帝,她作為太后,說不定還能垂簾聽政!
而錢太皇太后,卻又有自己的思量……
姜豐在自己家裡枯坐了一夜,一會兒想到先帝,一會兒想著新君。
如今宗室呼聲最高的是留在京中的老親王的曾孫,朝臣卻偏向於年紀大的衡川王。
如今國中多事,內憂外患,國無長君則不穩……
這輪各方的博弈,最終以朝臣的勝利結束。
太皇太后正式下詔,迎衡川王蕭諾進京登基!
聽到這個訊息,姜豐百感交集。
王家十幾年的謀算到底還是成真了。一想到這裡,他心裡就很不是滋味,甚至忍不住懷疑先帝之死,與王家、與衡川王是否有關。
因為陛下若是長壽,將來就算無子,多半還是會從宗室中過繼晚輩,那麼衡川王自己,就是徹底沒戲。
王晨他……年紀也大了,恐怕是不想再等那麼多年!
大太監仇良就住在姜豐家附近,這些時日閉門謝客,倒是老老實實。仇良自己,一直在宮中,沒有出來。
姜豐心中隱隱有些不安,蕭諾進京,又會有什麼樣的風雲呢?
衡川王進京是大事,由禮部、宗人府帶著錦衣衛、禁軍共同南下迎接,要走陸路。
叛亂不久,安全方面更是要小心。
春江水暖,姜豐的家人走的水路,卻比衡川王的王駕更先進京。
此時,姜豐的兒子都已經八個月了。
姜豐接到報信,就帶著家人、駕著馬車到京郊的碼頭侯著,一直到傍晚,總算看到信中所說的商船。
兩個表哥蘇坤和蘇壘都站在船頭,鐵塔一般的身形非常顯眼。
姜豐高興地跳著向他們招手。
碼頭上人潮湧動的,蘇家兄弟一開始都沒見到姜豐。等看得近了,看到姜豐在那裡上躥下跳,都笑了:“大郎做了官了,還是那麼孩子氣。”
船艙裡的蘇氏聽到兩個侄子的議論,也趕緊走出船艙,也看到了姜豐。
等船一靠岸,姜豐就帶著侯通迎了過去:“娘,你們終於來了,可把我眼睛都望穿了!”
“是望穿秋水!”讀書人蘇壘笑道。
熊楚楚抱著兒子,帶著女兒還有幾個外甥,也從船艙裡出來。
侯通已經自覺地上前幫忙搬行李。
“我買了一輛馬車,想著可能不夠用,又租了一輛,就在那邊。這是我的下人,叫侯通。”姜豐領著家人走向馬車,一邊介紹著。
然後就看見小舅子熊森也從船艙裡走了出來,詫異地問道:“你怎麼也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