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貴子

第129章 姜豐發怒

姜豐最先到的是全府最大的豐南縣。該縣的名字取自“賀南秥豐”,“秥”在方言中是稻穀的意思,表明這是一個產糧的大縣,人口眾多。

府城最大的宗族莫、侯兩家的根基都在豐南縣,有大量的土地,人口也最多。

因為此前已經安排好各縣開倉賑濟,又有大家族帶領佃戶重建家園,姜豐以為豐南縣的情況會好很多。

但事實卻是……縣令房渡在他面前大訴苦水。

“大人!我們縣人口多,良田廣,又有賀江穿流而過,此次洪水,把百姓家貯存的糧食都沖走了,許多房屋也倒塌了,百姓流離失所,都湧到縣城和周邊受災較輕的縣,下官日夜忙碌、安置這些人,實在艱難啊!”房縣令愁眉苦臉地說著,臉上的皺紋都皺了起來。

姜豐疑惑地問:“是錢糧不夠?”

“是人手不夠啊!”房縣令哀嘆著,“縣衙本身就那麼二十來個衙役,平日維護治安還行,這一分派下去各鎮,災民上萬人,如何看得過來?侯將軍派了官兵過來,主要是清理道路、倒塌房屋、人畜屍體,維持秩序這一塊,還是靠縣衙。但是,下官就那麼些人,顧得東來顧不得西,才幾天時間,就發生了好幾起盜竊、非禮之罪,這麼下去,唯恐民亂啊!”

“簡直豈有此理!”姜豐生氣地一拍桌子,問縣令:“這種趁火打劫之徒,當從嚴處置!”

他自己為了賑災,還捐出兩年的俸祿,甚至不惜得罪人,“勒索”鄉紳,沒想到這些受賑濟的災民,不思感恩,反而趁火打劫,真是可惡!

房縣令苦著臉說:“捉了那麼幾個,都關在牢裡了,但是這樣的人,捉也捉不完。”

姜豐沉著臉,說道:“我先去安置點看看。”

房縣令就帶著幾個衙役和姜豐一起過去,姜豐本身也帶了衙役,一群人浩浩蕩蕩地朝最近的安置點,縣衙的城隍廟而去。

只見這裡聚集著上百名災民,有老有少,大多數是年輕人。這些人大多老老實實的坐在地上,唉聲嘆氣地抱怨著天災,也有的人眼睛不安分地轉來轉去,看到老爺們來了,才快速地低下頭。

姜豐掃了一眼,調整了臉上的神情,儘可能和煦地問了城隍的廟祝、守衛的官兵賑濟情況,得知糧食夠用,才點點頭,又和災民們聊了聊。

災民得知這位黑黑的老爺是知府大人,也很有親切感,當官的那麼黑,一看就是農家子弟出身,何況知府大人脾氣又好,對他們說話語氣溫和、臉上都是帶著笑的。

看到知府大人好說話,老百姓也漸漸放開,說起自己的情況來。

“粥是夠喝的,就是餓得快……”

“回村的路上還有積水,回不去……也不知道家裡怎麼樣了。”

“房屋倒塌了,糧食也沒了,回去了也沒東西吃,還不如就在縣裡討口飯吃。”

姜豐一一聽著,時不時點點頭,對他們說起官兵下鄉救災的安排,讓他們放心,過些時日等路上積水退去,就可安心回家。

正說著,就有一個老婦人哭著說:“青天大老爺,我逃出來的時候,帶了一個盒子,是我去世的老孃留給我的一套首飾,不知哪個殺千刀的偷走了,求大老爺為我做主!”

有了這個開頭,其他被偷竊、或是被騷擾的百姓都站了出來,七嘴八舌地訴苦。

姜豐擺擺手,對眾人大聲說:“鄉親們放心,這種趁火打劫、滋擾鄉鄰的惡徒,本府絕不姑息!”

然後,又對一同來的房縣令說:“請房大人派人記錄一下。”

房渡立刻應“是”,安排縣衙的師爺給受害的百姓做記錄。

姜豐問候了此地的災民,又去其他幾個安置點看過,情況都大同小異。

奔波了一天,到了傍晚,姜豐才汗流浹背地回到縣衙,此時天氣炎熱,天晴了之後,天上的太陽火辣辣的,曬得他臉上、脖子上火辣辣的疼,恐怕是脫皮了。

此時卻沒時間休息,姜豐連夜召集縣令和本地駐軍的千戶、鄉紳,帶著笑說:“本府此次來,是瞭解救災情況,目前看來,大體上井然有序,辛苦諸位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