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唐

第45章 044 妥協

訓練場的炮兵訓練場地裡,已經成為傳光團2營營長的徐道潤,正在同自己計程車兵們一起訓練。二營中屬於原維和營計程車兵已經不多了,只有三十來個人,剩下的大部分是補充進來的,以前國府軍士兵居多,也有幾十名明代眾。

陸軍步兵營的火力以二戰水平來說並不算強大,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簡直是超標的。這個時代,很多歐洲陸軍一萬名士兵也只配十幾門火炮,多的時候也就是三十多門了。

徐道潤的二營有營屬機炮連,裝備6挺12。7mm重機槍,3門81mm迫擊炮以及2具120火箭筒。步兵連下則設定一個火力排,裝備2挺12。7mm重機槍,2門60mm迫擊炮。而步兵班火力配置是10人8支s1步槍,1支s4湯普森衝鋒槍,1支九二式機槍。

步兵班實際上也擁有自己的重火力,那就是從二戰日軍投降後轉交給國府軍的大量擲彈筒了。穿越眾繼承了大約超過一千具這樣的擲彈筒,以及大量的榴彈。擲彈筒的製作工藝並不難,而且榴彈仿造也困難不大,甚至擲彈筒這東西還能夠在特殊情況下發射手榴彈。

唯一的問題就是,擲彈筒沒有精密的瞄具,所以基本上還是要看炮手的手感和經驗。在中國戰場,日本士兵用擲彈筒給中國軍隊造成了嚴重的損傷,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大量的日本老兵陣亡,新入伍的新兵卻擺弄不好這些玩意了,所以擲彈筒的威力直線下降,以至於一些日本軍部高官提出放棄擲彈筒的想法。

對於唐軍來說,擲彈筒這種造價低、製作相對簡單、威力又比較可觀的武器,比較適宜配屬部隊。雖然這種武器需要經驗訓練,但唐軍不缺這些玩意兒,就算全裝備部隊,還有大量富餘。而且現在鋼鐵集團和軍工廠的籌建都十分順利,年內就會有本地產武器進入軍隊,所以唐軍也根本沒有珍惜著打的念頭,有一批擲彈筒就專門拿出來訓練,玩壞為止。

兩名士兵就能操縱一具擲彈筒,演練科目中有不同的方位和不同地形的題目,唐軍內部發動了有經驗的老兵,將他們的心得匯總成了一本訓練手冊,發給了士兵們,士兵們則可以按圖索驥,用大量的炮彈和擲彈筒的折舊訓練出自己的本領。

此時歐洲滑膛炮還是使用實心彈,這種炮彈打出的威力,甚至還不如普通的擲彈筒,不過擲彈筒的射程實在有點寒磣,還不如s1步槍的射程,如果用於塹壕戰或者山地作戰比較合適,真正作戰起來,在超過千米的距離上,還是要靠81mm迫擊炮和團屬炮兵營的18門105mm火炮。

訓練場中此起彼伏的炮聲都讓西班牙人覺得是不是唐軍點燃了炸藥包之類的東西,假裝自己有很多火炮,他們根本不能理解唐軍擁有擲彈筒這種袖珍但是卻堪比火炮的武器。

訓練進行到一半的時候,白南步履匆匆的來到了陸軍訓練基地。

徐道潤跟他打了個招呼,道:“白中校,你可是大忙人啊,平時都不見你人,這是從哪過來的。”

白南跟徐道潤關係不錯,他也笑著道:“剛才剛從長灘碼頭回來,海軍今天試驗戚繼光級護衛艦的火力,拉了一艘六百多噸的帆船當靶艦,戚繼光號在海上用九二步兵炮轟擊,發射了四十多枚炮彈,才將靶艦擊沉。九二炮的射程不夠遠,而且在海上操炮,炮手們還不是特別適應,就二炮的威力不夠。海軍研判,如果以戚繼光級的火力,對付敵方的三級戰列艦,勝負甚至難以預料。”

徐道潤道:“這下海軍可該麻爪了。”

白南點點頭:“戚繼光級一個側舷8門火炮,射程兩千多米,普通的歐洲三級戰列艦一個側舷往往就是三十多門火炮,除去準確度的問題,實際上火力密度也差不多,不過歐洲滑膛炮的射程還是比較有限的,一般都在千米之內,除非遇上64磅炮這樣的大傢伙。”

“那海軍打算怎麼解決啊。”

白南道:“還能怎麼解決,從火力和防禦兩方面入手唄,一方面海軍想借陸軍幾門105用用,等軍工廠那邊完成了專用艦炮,再還給陸軍。防禦上就是加快包鐵裝甲的速度,近期是完成不了了。”

徐道潤嘿了一聲,道:“說了半天還是惦記陸軍這麼幾門105mm炮啊。”

“哈哈,咱們一共50門105mm榴彈炮,陸軍炮營裝備了18門,再留個12門備用就好,剩下20門放在那裡也是浪費,不如先裝在海軍的船上。”

徐道潤自是不無不可,道:“你直接過來了,肯定就是國防部同意了這事兒,該幹什麼幹什麼去吧,我還能礙著你拉炮不成?”

白南拍拍他的肩膀,就往基地的庫房去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