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月華穿透重重樹影,化作斑駁碎片灑落這片鬼影山林。
山裡的夜雨。
不知什麼時候停了。
朦朦霧靄從地上升騰而起,藉著月光,蘇元看清了擄走自己的來人。
那是一個身穿道士服的男子,似乎有了一定的年齡,面容清瘦,雙眼炯炯有神。此人並未和那些人一樣留著辮子,而是盤著髮髻,髮髻上插著一根如同竹簪,身上穿著紫色道袍,衣袖和領口出都繡有雷紋,腳下是白色的雲襪和十方鞋。
看到此人這身裝束,蘇元原本緊張的身體頓時緩了下來,雖然不能光以容貌去判定別人,可古語有云:相由心生。
雖然不可全信,卻也有幾分道理在內,從一個人的外貌、氣質和神態上是很容易甄別一個人習性的,通常來說,容貌端正的人,在行事方面大都是較為光明磊落,而氣量狹小、心胸狹窄的人在說話做事包括氣質神態上又是另一番光景。
這些從感覺上是很容易判斷出來的,而眼前這道士出塵的氣質,讓蘇元覺得他應該不是壞人。
“謝謝道長救命之恩”!
被人救下,理應進行一番答謝,蘇元並非不知曉人情世故,然而眼前這道士的回答卻很是古怪。
“你不用謝我,現在的年輕人也是大膽,也不看看這裡是什麼地方就敢亂闖,你應該感謝自己命硬,沒死在這地方算你運氣好”。
道士說完居然徑直轉身走了,丟下蘇元一個人不管死活,就好像剛才不是他出手從那破屋子裡救下的蘇元。
深夜的荒山野嶺,萬籟俱靜,只剩蘇元孤零零一個人那發傻。
這年代的道士都這麼有個性的嗎?
蘇元回頭看了下剛才待著的地方,不知從何時起,裡面所燃著的篝火已被熄滅,整個避雨處黑漆漆一片,彷彿裡邊就像有看不見的妖邪在等著吞噬每一個進入的客人,裡頭一片死寂、漆黑、平靜的可怕,見到這情況,他不由得打消了進去找出樵夫屍骨的念頭。
算了,還是下次再來把樵夫的屍骨挖出來把。
“咦惹,道長,你別走那麼快,等等我啊”!
眼看著那道士手腳麻溜,走的飛快,蘇元連忙三步作兩步追趕上去。
雨後的山路並不好走,尤其還是在夜間,蘇元一腳深、一腳淺的跟在道士的後面,兩腳沾滿了泥巴,越走越沉。
反觀那道士卻依舊是步履輕盈,彷彿泥濘的道路對他而言毫無阻礙,蘇元忍不住仔細去打量,果然發現了問題。
這道士居然是踮著腳尖走路的!!
墊著腳尖走路難道就能減少泥巴粘在鞋底嗎?
蘇元想了想,覺得好像有幾分可行性,把腳尖點起來,不就意味著受力面積減小了,那泥巴自然就不會粘的滿鞋底都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