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究竟是什麼樹,為什麼葉子的形狀這麼不一樣呢?“胡夢吃驚地說道。
“對於一般的大樹而言,不同部位的葉子,形狀和大小,多少會有差別,但絕不會差別這麼大,尤其是葉子的形狀,居然能這麼豐富,而且不管是多邊形,三角形,還是圓形,形狀居然都如此規則,我還從沒聽說過有這種樹。”
施方是研究古生物學的,連他都說不清這棵樹是怎麼回事,我們就更不知道了。
“這樣吧,我馬上給專家組打電話,問問他們是否知道這種樹,因為在我們專家組裡,有最權威的植物學家。”
王教授說著,就要去打電話。
但就聽亥忽然緩緩地說了一句:“不用去問了,你即使去問,恐怕也沒人知道,因為這其實根本不是樹,你問植物學家也沒用。”
亥的話讓大家都吃了一驚。
“不是樹?這怎麼可能不是樹呢?如果不是樹的話,又是什麼呢?”胡夢連珠炮似的問道。
亥倒揹著手,仰著臉看了看這棵參天大樹,長長地出了口氣說:“這其實是一種旗幟。”
“旗幟?你不是在開玩笑吧?”連米醫生也一臉驚愕地質疑道。
亥輕輕地搖了搖頭,緩緩地接著說下去:“這件事情,三言兩語講不清楚,還是讓我從頭講給你們聽吧,但在講這件事之前,我首先問你們一個問題——最早的國家,是怎麼形成的?”
大家又是愣了一下,不知道亥為什麼忽然跳到這個話題上。
“歷史上已經學過了,而且我們幾個都是研究考古的,這種問題當然很好回答——最早,人類處於原始社會時,以狩獵和採集為生,那時候當然也沒有國家,人們處在部落的狀態,居無定所。
後來,人們學會了飼養牲畜,種植莊稼,便開始定居下來,於是便慢慢地形成了國家,總而言之,國家的誕生,是和人類定居密不可分的。”
王同說的這些觀點,都是我們在教科書上學到的,我也從來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但沒想到亥卻微笑了一下,搖了搖頭。
我們所有的人都知道,亥的身份特殊——他是 “時光使者”,他的記憶和意識,可以轉移到不同的身體上,所以亥就像是一個活了三萬多年的人,這三萬多年的經歷,都留在了他的記憶中。
關於過去的歷史,我們只是透過考古、以及歷史記錄來了解,但對於亥來說,卻是親身的經歷,所以他對遠古時代的瞭解,我們望塵莫及。
“難道不是這樣嗎?這可都是學術界最主流的觀點了,難道真實的歷史上,不是這樣嗎?”秦晴吃驚地問亥。
亥苦笑了一下:“你們對真實的歷史,只是推測而已,不過這也難怪,歷史上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沒留下任何文字記錄,即使留下文字記錄,也都粗略,尤其是上古時代的歷史,根本就沒任何文字記錄。
所以你們對歷史的很多認識,是錯誤的。
其實最早的定居,未必就是因為種植莊稼——在那個時候,人煙稀少,到處都是草原,森林,湖泊,在一些草原溼地的邊緣,有很多動物出沒、遷徙,所以,在這些草原溼地的邊緣,就形成了很多定居的人群。
他們根本不用到處遷移、遊獵了,當然也不會種植莊稼,只要在這些草原溼地的邊緣,就能輕易獵到動物。
那麼最早的國家是怎麼形成的呢?
據我觀察,是因為開始種植穀物,才促使了國家的形成,如果是種植馬鈴薯,豆子,或者熱帶水果之類的,就不會形成國家了。”
我們全都聽的目瞪口呆,即使對於我們這些從事考古的人來說,這種說法,也是前所未聞。
“為什麼只有種植穀物、才能形成了最早的國家呢?”
王同連忙追問道。
亥則不慌不忙地接著解釋道:”因為穀物是季節性最強的農作物,收穫的時間非常集中,收割完穀物後,必須儲藏起來,這就需要建造倉庫,並且還需要有人專門守護,防止被搶掠。
不但如此,這還會涉及到分配管理等,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國家的最早雛形,有了比較複雜的組織;
但土豆、紅薯、還有豆類之類的,收穫期都很長,形成不了穀物那種收穫、分配和保護方式,所以,可以說,最早的國家之所以能形成,就是因為種植了穀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