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守墓人

第22章 地宮

而等我們下去後,竟然覺得裡面沒有一絲壓抑感,我曾經進過各種山洞,還有地下室之類的,凡是在地下的空間,裡面不論多大,都會有一種壓抑、憋悶的感覺,而讓我們感到吃驚的是,這個地下空間則完全沒有這種感覺,我們感到嗖嗖的涼風,還有一種空曠感,好像置身於夜空下的田野中似的。

我們用三把手電往四周照這,竟然沒看到這個地下空間的邊緣,在這個巨大的地下空間中,這三把手電發出的光,簡直就像是三個螢火蟲似的,顯得那麼微弱和微不足道。

“這種規模,簡直就是一個地下城啊”,胡夢感慨到,震驚裡夾雜著一絲興奮,然後她扭過頭問蒙老頭說,“蒙老爺子,這裡到底有多大啊?是誰建造的?”

蒙老頭依舊那麼平靜,對於胡夢的問題,他只淡淡地回答道:“應該和兩三個縣城差不多大吧,這個巨大的地下洞穴,應該是在秦初就開鑿的,不過我覺得,這並非完全是由人工開鑿,因為在這裡的山體裡,本來就有這麼一個天然的地下洞穴,這種洞穴,在我們這裡被稱為甕子洞,就是”洞口小裡面卻很大“,像是罈子似的,故由此而得名。

我覺得這個巨大的地下洞穴,就是藉著原來的這種甕子洞修建而成,要不然絕不會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的,不過這個巨大的地下洞穴,修建的極為巧妙,你們肯定能感覺到,這裡的空氣流動非常好,不但如此,更奇怪的是,一般來說,洞內都比較潮溼,陰冷之類的,但這個地下洞穴內,則非常乾燥,並且幾乎是恆溫的,常年大概都在二十四度左右。”

我們邊聽著蒙老頭的講解,邊感受著這個奇妙的地下空間。

而蒙老頭話鋒一轉,對胡夢說道:“你剛才問我的那個問題,就是我們蒙家人,既然是秦始皇陵守墓人,肯定也知道那個石井的危險,但又為何主動去冒險呢?

我現在可以回答你了,大家看到了吧,我們蒙家的職責,就是守住這個洞,而這個洞,只不過是通向皇陵、最外面的大門而已,裡面究竟有多少道門,是什麼樣的結構,甚至始皇帝嬴政的陵墓,是不是真的在這裡面,我們都不知道的。

我剛才也說了,我們只是守陵人之一,其他的部分,還有別的守墓人,並且我們這些守墓的家族,彼此沒有任何瞭解。“

王教授聽完後,這才喃喃自語般地說道:”果真不是我想設想的那麼簡單啊,看來秦始皇的是不是真的葬在這裡,還不能最終確定。“

”嗯,王教授說的對,始皇帝是不是葬在這裡,對我們蒙家來說,也是一個迷,不過始皇帝修建的陵墓,確實不是一處,始皇帝統一六國後,最喜歡全國各地巡視,因此,他死後也希望如此,仍能希望自己能到處看看,而不是在一個地方待著。因此,他修的陵墓就不止一處,就像很多地方有他的行宮似的。當然,除此之外,還有防止盜墓的考慮。“

看來秦始皇也夠狡猾的,所謂的狡兔三窟,看來他在修建自己陵墓時,也玩起了這一套,而後來曹操的所謂 “七十二疑冢”,說不定就算學秦始皇。而從蒙家的職責看,就是給秦始皇陵墓守大門的。

”原來是這樣,那您是怎麼知道那個石井也和秦始皇陵有關呢?那個石井應該不屬於你們的職權範圍內的吧?還有,蒙家那兩個人,為何要去那個石井呢?”秦晴追問。

“沒錯,那個石井確實不屬於我們管,但對於那口石井,我還是有過觀察和了解的,從一種鳥的身上,我就能判定那個石井和皇陵有關了,那種鳥應該是一種燕子,因為它的外形和燕子很相似。

這種燕子最奇妙的地方,就是隻生活在秦朝的土層中,為什麼它們只生活在秦朝的土層呢?因為在秦朝時,連著幾年都下過一種紅色的雪,那種雪非常紅,誰也不知道為何會下那種雪,反正每到冬天,長安周圍幾百裡內,都下那種鮮紅的紅雪,並且每次下的都很大,這樣一來,就導致那時地表的土壤,發生了奇怪的變化。

而土壤的這種變化,可能正是那種燕子喜歡的,於是,它們就專門找這種土層建窩了。而這種土層,只在秦朝時出現過,但後世的史書上,為何沒提這件事呢?

是當時秦始皇覺得這種紅色的雪很不吉利,於是,就嚴禁記載這件事違者要被車裂,這件事由於沒用文字記載下來,所以後來慢慢地就被後世遺忘了。

後來,秦始皇在為自己修建陵墓時,無論是在多麼險要的大山深谷中,都會在陵墓中鋪上一層厚厚的、長安附近的土,於是,只要哪裡有這種燕子,就說明哪裡就有秦朝時長安一帶的土,就是根據這些,我才判定那個石井和秦始皇陵有關的。”

王教授邊聽,邊拿出自己的小本子,飛快地記著。而經過蒙老頭這一番解釋,我們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接下來,我們心中仍有好多問題想問蒙老頭,比如,他如何發現有人正在跟蹤我們,他是否知道那一男一女、還有昨晚那一胖一瘦是誰,還有,公園來的螢火中是怎麼回事等。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