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人物、地理史料
法雅
法雅,河東良家子,修長姣好,黠慧過人,懂拈鬮戰陣之術。李淵仕隋,偶遇於長安市上,與他交談,“雅其博達,遂相友愛”。將他引至邸中,命諸子禮拜。太原起兵時,又置之帷幄,秘參機要,言聽計從,權傾左右。後李淵稱帝,欲官之,雅不願,乃立之為化度寺主。
——《大唐創業起居注》
(貞觀)三年,有沙門法雅,初以恩幸出入兩宮,至是禁絕之,法雅怨望,出妖言,伏法。兵部尚書杜如晦鞫其獄,法雅乃稱寂知其言,寂對曰:“法雅惟雲時候方行疾疫,初不聞妖言。”法雅證之,坐是免官,削食邑之半,放歸本邑。
——《舊唐書·裴寂列傳》
長捷
長捷,俗家名陳素,玄奘的次兄。風神朗俊,體狀魁傑,有類於父,好內外學。長捷兄姐共四人,長捷為次,玄奘最小。長兄的名字、身份俱不可考。其姐嫁到瀛州張家。長捷早年出家於洛陽淨土寺,玄奘五歲亡母,十歲喪父,於是攜幼弟前往淨土寺出家,“以奘少罹窮酷,攜以將之,日授精理,旁兼巧論”。
唐武德元年,洛陽戰亂,長捷攜玄奘逃難至長安,同年冬,越秦嶺抵達益州多寶寺。長捷精通佛學與老莊,善講,較具名士之風格,益州路總管酇國公竇軌、益州行臺民部尚書韋雲起,均對其欽重。時人傳誦道:“昔聞荀氏八龍,今見陳門雙驥。”
武德四年,玄奘欲離開益州外出參學,但唐初制律,實行關禁政策,凡行人往來,關令“必據過所以勘之”,即必須勘驗過關文書。若遊方的僧侶沒有攜帶文書,將受盤問禁止。私自度關者,徙一年。長捷考慮到玄奘的安全,堅決禁止他出川。於是玄奘留書作別,透過往返長江水路的商人幫助,私自搭上船隻,沿江而下。從此與長捷失散,終玄奘一生,再未相見。
據《三藏法師傳》
《大唐三藏玄奘法師行狀》
《續高僧傳》等整理
崔珏
崔珏,字子玉,山西祈州古城縣人,生於隋朝。崔珏父名讓,母劉氏,平時“厚德好施,夢岱嶽神賜以雙玉”,令夫妻吞之,生下崔珏。其後,舉孝廉,唐貞觀七年入仕,為潞州長子縣令。能“晝理陽間事,夜斷陰府冤,發摘人鬼,勝似神明”。崔珏死後,百姓在多處立廟祭祀,言其入地府為判官,執掌生死簿。
據明王世貞《列仙全傳》、清姚福均《鑄鼎餘聞》等整理
崔珏,字夢之。唐朝著名詩人。嘗寄家荊州,大中年間登進士第,由幕府拜秘書郎,為淇縣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全唐詩》第五百九十一卷錄其詩九篇,盡為佳作。其為李商隱摯友,《哭李商隱》一詩中“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為千古絕句。
據《全唐詩》等整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