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的繁忙眾人有目共睹。
大家一致認為,何裕柱晉升為主廚只是時間問題,甚至有人已經開始把他當作第四位主廚的候選人。
而這過程中,沒有多少嫉妒,更多的是對他為人處世的認可和欣賞。
無論職位如何變化,何裕柱始終待人謙遜,即便在後廚地位穩固的情況下,仍堅持親自參與切菜、配菜等基礎工作。
這種態度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作為師父,李保國對柱子的表現十分滿意。
某天,柱子突然向師父詢問一個地方。
\"貓兒巷?\"
李保國聽柱子提到這個名字,略顯驚訝。\"是不是查到了關於藥膳的事情?\"
他知道柱子最近一直在研究藥膳,都是為了那位楊先生。
何裕柱點頭。
聾老太給了他一個地址,但何裕柱不是個輕信的人。
如今世道混亂,加上聾老太的身份有些特殊,他不會貿然行動。
他先向師傅請教,畢竟比起他,師傅的經歷肯定更豐富。
李保國思索片刻後,腦海中閃過一些記憶。
貓巷兒……這名字很熟悉,他似乎曾經去過那裡。
過了許久,李保國終於想起了一些往事。\"柱子,貓巷兒以前確實有關於藥膳的傳聞,不過那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那時一切都還未正式形成,四九城還有部分宮廷勢力。
貓巷兒那邊確實傳出過藥膳的訊息,甚至還有傳聞說宮廷裡的藥膳大師曾在那裡露面,當時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不過那時候,李保國一門心思都在廚藝上,對這些行業外的事並不太關心。
聽完師傅的話,何裕柱微微點頭。
看來聾老太並沒有欺騙自己。
既然如此,這貓巷兒他得找個機會去看看了,畢竟師傅的情況不能耽誤。\"柱子,現在世道不太平,你一個人出門時要多加小心。\"
李保國明白柱子要去做的事情,他沒有阻攔。
畢竟楊先生收柱子為徒,教授國術,這份師徒情誼並不遜色於他。
柱子幫助尋找藥膳,救治楊先生,這是應該做的。
當然,李保國對柱子的感情不僅限於師徒之情,更像是對自己的孩子一樣。
即便柱子已經習武,他仍然提醒柱子要注意安全。\"師傅,您放心,我心裡清楚。\"
……
傍晚,何裕柱跟師傅、楊老闆等人打過招呼後便下班了。
今天他帶了五個飯盒。
有一個瓦罐是給賈東旭的,另外三個則是為自己和雨水準備的,還有一個特別為師父燉的排骨肉湯。
幾天前,何裕柱差點忘了這件事。
師父身受重傷,既不去醫院也不去武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避開敵人的注意。
所以住在小院裡反而更安全。
軍管會曾提出過願意幫忙保護楊先生,卻被他婉拒了。
敵人眼線眾多,而且楊佩元清楚,不僅敵特方面有所行動,太元武館那邊也蠢蠢欲動。
明暗勢力交織,當初師父身體尚好時,對方就敢公然對宗師下手,如今師父重傷在即,更有人盼著他永遠不再醒來。
一旦再有大規模襲擊,可能會牽連到軍管會的普通工作人員。
這些都是楊佩元的考量。
儘管柱子不清楚具體原因,但他每天都會給師父送些吃食補身體,總比什麼都不做好。
離師父家還有一段路時,他從空間取出裝湯的瓦罐,這樣能保持湯的鮮美。
端出瓦罐時,還能看到冒出的熱氣。
他小心地提著湯,才朝師父家走去,生怕走近後從空間拿出來被師父發現。
雖然信任師父,但他不會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空間秘密,包括雨水。
知道得越多越危險。
何裕柱提著湯走進院子,每次他來,師父總是提前坐在院子裡,好像早已等候。
他對此習以為常。
今天一進院子,師父立刻睜開眼睛,目光直盯著他手中的瓦罐。
何裕柱把瓦罐放到師父身旁的小方桌上。\"師父,這是我給您燉的排骨肉湯,先喝點補身體吧。
關於藥膳的事我已經打聽清楚了,這個週末我休息就去打探詳細情況。”
何裕柱站在一旁,態度謙恭,對於師傅的表現毫無異議。
楊佩元注意到這一幕,眼神微微閃爍。
他將目光在何裕柱身上打量了一番,隨即鄭重地點了點頭。\"柱子,你有這份心意,我很感動。”
說著這句話時,楊佩元這位宗師罕見地流露出一絲情緒波動。
回想自己的一生,從少年時的武道天才,到後來步入宗師之境,成為聞名一方的武術大師,可謂順遂無比。
然而,隨後卻因親傳弟子的背叛,實力大不如前。
昔日“宗師不可辱”
的榮耀如今已成過往,雖心境堅韌,但往事仍讓他略感惆悵。
當初收何裕柱為徒,僅是為了避免技藝失傳,未曾多想。
但柱子不僅武道天賦出眾,為人處世也無可挑剔。
這讓楊佩元漸漸走出被背叛的陰影,對柱子心生欣賞。
儘管傳授了柱子太極元功拳,柱子卻始終為自己身體的舊疾四處奔波。
無論是排骨湯還是藥膳,都讓楊佩元感受到柱子的真心。
他感慨道:“沒想到我楊佩元到了晚年,還能收到你這樣出色的徒弟,柱子,是你讓我感到幸運!”
作為宗師,楊佩元並未因身份差異而擺架子,他對柱子充滿敬意,同時也為自己能收此徒弟而欣慰。\"師傅,您過獎了。
一日為師,終生如父,我只知尊敬師長是最基本的道理。”
“說得好!”
楊佩元忽然豪邁起來。
他曾創辦太元武館,聲名遠播,門徒無數,然而親傳的三位弟子竟不及十五歲的柱子。\"柱子,等我喝完這碗湯,就教你剩下的形樁!”
楊佩元心中早已將何裕柱視為自己唯一的傳人。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