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武唐

第18章 《化蝶》

謝瑾跪坐在書案後,伸出手來撫摸著彩釉陶罐上的小池芙蕖圖,目光一通掃視,從陶罐中抽出了一個裹著木軸的黃麻書卷。

唐朝尚沒有線裝書,書籍都是裹成一卷一卷存放,製作精細的書籍最左邊還有木軸相連,翻看閱讀時拿著木軸輕輕一滾,書卷便能攤在長案上,而收攏時亦是滾動木軸,將書卷裹成圓筒形存放。

攤開黃麻書卷,最右首的《禮記》二字霍然入目,字型挺拔剛直傲骨錚錚,是謝瑾父親謝懷玉當年親自所抄,昔年的謝懷玉也如今天的謝瑾這般,為了考取科舉坐在這部書案前埋首苦讀。

《禮記》一書共四十九篇九萬字,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生活、曆法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永珍,為士人必讀科舉必考之書籍,謝瑾手中的這一份《禮記》還單單只是《曲禮篇》,講述的是一些細小繁雜的禮儀規範。

他聚精會神地讀得片刻,反覆背誦默記,遇到不諳之處還另尋紙張抄寫記錄,待到明日請陳夫子答疑解惑。

不知不覺明月高懸,三更刁斗在城樓敲響,夜已經深了。

謝瑾起身展了展身子,活動了一下跪得幾乎快要僵硬的雙腿,正欲吹滅油燈準備休息,一絲突如其來的靈感電光石火般地掠過了心海,就好似上次他寫出“床前明月光”那首詩句前一般。

“又來了!”

謝瑾身軀微微一震,急忙跪坐在案前仔細思忖,尋找那突如其來的靈感,絲絲脈絡泉水一般漸漸匯聚成了江河,在他腦海中緩緩流淌。

研磨,鋪紙,提筆,衣袖輕輕舞動間,黃麻紙右邊已是多出了兩個字,清晰地寫著《化蝶》。

謝瑾思如泉湧,手中筆鋒毫不停滯,幾乎可以說是一揮而就,黃麻紙上立即鋪上滿當當的筆墨,上書:話說西晉之時,汝南縣有一祝家莊,富紳祝翁有女名為英臺,自幼隨兄習文作詩,慕班昭文姬之才,一心向外出訪師求學,奈何身為女子出門不便,父自然不允。英臺求學心切,串通算卜者騙過老父,易釵而弁女作男裝,前往名山訪師,途中邂逅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尋得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

……

山伯憂鬱成疾,不久身亡。英臺聞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臺被迫出嫁時,繞道去山伯墓前祭奠,在英臺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臺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謝瑾長吁一口氣擱下毛筆,額頭津津細汗,細細一讀寫滿兩張黃麻紙的《梁祝》,雙目陡然就瞪圓了。

故事悽美感人肺腑,朝夕相對、暗生愛慕、長亭送別、求婚遭拒、相思身亡、哭拜亡靈、悽美化蝶,一出出一幕幕的故事生動逼真,梁山伯與祝英臺生動的形象躍然於紙,饒是謝瑾為不知情愁的少年,此際鼻頭也忍不住有些泛酸。

“這,這是我寫的?我寫的?”

黃麻紙從指間失手滑落,翩翩然如同故事中的蝴蝶般飄落書案,謝瑾的心臟劇烈地跳動了起來,霎那間,竟有一股強烈的窒息感,他大口喘息了幾聲,一顆晶瑩剔透的汗珠從額頭滑落,順著面頰滾至腮邊,滴落在了地上。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