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武唐

第86章 力挽狂瀾(下)

謝瑾口中的“詞”,又名為“曲詞”,起始於隋朝時期,是為宮廷教坊以曲調填詞的一種固定格式。

到得大唐立國之後,雖有文人雅士以曲調填詞為樂,然在盛行詩歌的當代,曲詞終歸是上不了檯面的詩餘小令,消遣為樂可也,卻不是文壇主流。

如今謝瑾以詞比試,在眾人眼中自然很是荒誕不經,即便詩賦鬥不過才學驚人的王勃,也應該絞盡腦汁奮力一戰,豈能以曲詞荒誕應對?這當真非常的不自量力。

一時之間每個人腦海中念頭紛沓,皆以為謝瑾是被王勃這一首駢文嚇得暈頭了。

“謝郎當真決定以詞應對?”李賢面沉如秋水,顯然也有些不悅謝瑾這般輕率。

謝瑾正容點頭道:“在下心意已決,請殿下成全。”

李賢緩緩頷首,思忖有傾,總覺得這位給他帶來數次震驚的少年不會這般懵懂,於是沉聲道:“好,那就請小郎君將所作曲詞唸誦給大家聽一聽。”

謝瑾微微拱手,端起案几上一直沒有動過的酒杯,霍然起身仰望中天之月,執杯高聲吟哦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輕輕的話語飄蕩在人們耳邊,與王勃的鏗鏘激越不同,謝瑾所作的這首詞清新動人寓意深刻,開篇詢問天空皓月究竟多久出現在世間,無從解答之下只能把酒相問青天,其後神往天上宮闕引出了想要出世登仙的念頭。

然而,隨後一句“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卻是如江河般急轉直下,天上的瓊樓玉宇雖然富麗堂皇,美好非凡,但那裡高寒難耐,不可久居,從而隱射出人世間的美好,可謂匠心獨到。

即便是天潢貴胄李賢,以及自負文才的王勃,也深深沉浸在了曲詞所帶來的震撼之中。

唸到此處,謝瑾嗓音微微一頓,口氣從原本的輕快明朗轉為了低沉緩慢:“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嗓音落點久久,在座所有人都是鴉雀無聲一片寂靜,臉上佈滿了動容之色。

中秋節永恆不變的主題是何?自然是思念親人緬懷故里,然而自古以來世事難求十全十美,故此圓月有陰晴圓缺,世人也有悲歡離合,極其富有哲理韻味,讓所有人都不敢相信一個年方十歲出頭的少年,竟能以這般深沉的思緒看待世事,這是何其的明睿,即便是飽經世事的老者,只怕也很難擁有這樣的心境。

不過,最絕妙的還是最後那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為只要親人能夠健在安康,即便是相隔千里,也因同處一片月光之下,從而精神相連在一起,可謂曲詞的點睛之筆,也使得思念親人的無限惆悵化作了豁達開朗,這需要何其的智慧、心境以及文采,才能寫出這般動人心魄的瑰麗曲詞?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場內諸人震驚得都是無以復加。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