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將領百騎,直驅胡虜遠。”
話音堪落,李賢已是淡淡笑道:“此詩論文采意境,均比十七郎所作相差甚遠,這一局,自然也是北方才子獲勝。”
李賢此話無異於當頭霹靂,讓原本站著的謝太辰失魂落魄地跌坐在了案前,也使得微妙的氣氛漸漸瀰漫開來。
雅集伊始,崔守禮便言明只有七幅畫卷,也就是說南北雙方才子將會對戰七局,然而現在比分三比零,南方才子竟連一場都沒有獲勝,倘若下一局再輸,那就再也無法扭轉乾坤了。
詩賦雅集本為娛樂助興,不過卻代表著南北雙方世家的文化底蘊,孰強孰弱自然十分關鍵,有著不言而喻的深刻含意,這也是時才謝睿淵等人聽到崔守禮以南北分化進行比試時,想要出言阻止的原因,倘若今番“王謝蕭袁”四家落敗,對於江南士林必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也會使江南士子在北方士子面前抬不起頭來,身為當事人的四大家族,自然是難持其咎。
第四幅畫卷終是掛上了,畫的為一個頭戴斗笠,腰懸兵刃的遊俠兒,雪花飄落長亭古渡,俠客踽踽一人傲立風雪,倍顯蕭瑟孤寒。
眾人正在沉默思忖間,盧懷慎突然大笑道:“噢呀,此畫大對我的胃口,李兄、王兄、兩位崔兄,這一局不如就交給在下,如何啊?”
第四局關係成敗尤為關鍵,“王謝蕭袁”四位宗長生怕又是李嶠或者王勃作詩,此時心兒已是懸在了嗓子眼上,及至聽盧懷慎此言,心裡面皆是湧出了一陣強烈的希望,畢竟盧懷慎詩才比起王李兩人相差甚遠,如果他來作詩,說不定還有僥倖獲勝的機會。
王勃眼見出言者為盧懷慎,嘴角不禁飄過了一絲不以為然的笑容,不過眼前大局已定,他也不願意表示反對得罪盧懷慎,故此默然未語,而崔若顏、崔神慶、李嶠三人與盧懷慎向來關係要好,自然點頭表示同意。
“王謝蕭袁”四位宗長這才同時鬆了一口氣,然而念及已方竟要如此才有獲勝一局的機會時,又忍不住暗自喟嘆,都感覺到老臉一陣火辣辣的難受。
盧懷慎靜靜思索了半響,臉上突展輕鬆的微笑,舉步便吟誦成詩:
“夜渡濁河津,衣中劍滿身。
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
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
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
一詩落點,猶如一陣猛烈捲過的颶風,頓讓“王謝蕭袁”四位宗長那份慶幸消失得無隱無蹤,幾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額頭冒出了涔涔大汗。
原本以為盧懷慎在北方才子中文才差強人意,沒想到此詩吟哦而出,卻是寓意深遠,意境高潔,將戰國朱亥劫兵符,荊軻刺秦王的俠義風骨展現而出,稱不上絕世佳作,但也算得不錯的名篇,南方才子形勢岌岌可危也!
對方如此強勢,謝太辰幾人心中早就已經萌生怯意,盧懷慎一詩早早湧出,對於南方士子更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力,竊竊私語不知多久,表明時間的那柱黃香也是越來越短,然而依舊沒有思索到能夠匹敵於盧懷慎的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