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掉最後一段水路通行安全:上海水警處不會扣押棉花運輸船。
下一站:江陰。
準確地說,江陰水警團。
江陰是必須去的。
袁公明好像沒有太大信心,提到江陰,唉聲嘆氣。
陳保國連忙寬慰,“想想剛才錢副官的樣子,說明本地政府非常尊重特務處。”
“我們直接找到江陰水警團,亮明身份,說出理由,特務處專用物資,要求立即解押。”
袁公明不這樣想,“水警團沒有扣押貨物之前,睜眼,閉眼,說放就放,一句話的事情。”
“如今不簡單。扣押,已經在案,釋放,必須結案。江陰水警團肯定打電話到南京特務處核實。”
然後伸出右手,張開手指,仔細打量,“我們的手掌還不能通天,掩蓋不住。”
陳保國聞聽,心中一驚,微微思考,想必如此。
怎麼辦?
不慌。
要耐心認真聽從身邊的袁先生精心佈局,巧妙安排。
天塌下來,官大的頂著。
袁公明輕輕嘆口氣,無奈地說道,“但願不虛此行,心想事成。”
是在求誰?
不知道。
江陰,又稱江陰要塞。
地處南京和上海之間,長江進入東海的起點,從此江面開闊。
兵家必爭之地。
江堤護著奔流不息的長江之水,堤下是富饒的土地,勤勞的人民。
汽車沿著長江大堤前行,不緊不慢地開往江陰。
陳保國按著喇叭透過一個身材中等的男人。
男人身後揹著大號布袋。
又是滿鐵調查員?
袁公明立即命令陳保國停車。
等到這個人慢慢從汽車旁邊走過,認出,青黑色大號布袋。
滿鐵調查員專用布袋。
基本沒錯。
怎麼辦?
先把人查清楚:是不是日本人。
袁公明催促陳保國立即開車,追上人,搖下車窗,大聲問路,“請問,老鄉,先生,南京下關怎麼走?”
沒有搭理。
袁公明勾起一口痰水,吐在此人腳前,等待反擊。
果然反擊。
第一句是聽不懂的日本罵人話。
接著是熟練的中國話,“請你問別人,我是外地人。”
言語的底子裡面沒有帶著土味。
不是外地人,是外國人。
是日本人。
滿鐵調查員無疑。
日本男人繼續往前面走著。
袁公明讓陳保國停車,下車,想查清楚一件事情。
為什麼是一個日本人單獨活動?
有沒有其他同夥?
嚮導,或者無知的百姓在哪裡?
如同在楓林鎮遭遇的情況。
一箇中國百姓幫助水文調查員勘測運兵船停靠的碼頭。
很快,袁公明看出玄機。
嚮導在江面的一隻機帆船上。
機帆船靠近江面上的浮標,燈塔,使用光學測量儀器,和江堤上的日本人測定距離。
如果戰端開啟,政府必定撤除浮標和燈塔。
敵艦如果沒有長江航道圖,不依賴江堤上特殊標記,極有可能擱淺。
剛才走在江堤上的日本人已經停住,拿出測量儀器,和機帆船測距。
該死的滿鐵調查員。
袁公明和陳保國立即上車,啟動,油門踩到底,發動機轟鳴,如同猛虎一樣竄出去。
目標清楚,直接撞向滿鐵調查員,當場撞倒。
砰。
滿鐵調查員直接飛出好幾步遠,重重地摔在地上。
陳保國立即停車。
袁公明大喊,“下車,搶到大號布袋。”
陳保國已經搶到布袋。
滿鐵調查員眼見有人搶劫重要物品,掙扎著爬起來,伸手反奪。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