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內,袁熙對從鄴城遠道而來的使者陳琳提出這個疑惑:
“陳琳大人,到底怎麼回事?我讓父親兵臨兗州,不過是作疑兵而已,何故要與曹賊交手呢?”
陳琳嘆了口氣,道:“主公帶冀州兵馬三十萬開赴官渡,兵精糧足情況下本想與曹操長期對峙。”
“怎想那曹賊寫信辱罵主公,還遣人把主公和他小時候的醜事於我軍營前到處宣傳。”
“主公於是大怒,親統兵馬進攻曹營,中了曹賊十面埋伏,三十萬大軍或死或傷,更有甚者投靠曹賊。”
“主公兵敗返回鄴城後,曹賊又寫信與主公,信中侮辱主公不會兵法丟祖宗臉面云云,主公被氣得大吐鮮血,如今已是臥病不起。”
聽完陳琳這番話語,袁熙表示無可奈何,自己的這位便宜父親,壓根不是那亂世奸雄曹操對手。
陳琳頓了頓,又道:“主公聽聞公子拿下關內,欣慰不已,數次在我等面前誇讚於您。”
袁熙謙虛道:“慚愧慚愧,我能有此成就,多虧父親為我掩護拖住曹操。”
然而,陳琳接下來面色複雜許多,道:“公子,我來此主要是替主公傳達命令,讓您返回鄴城。”
袁熙反問道:“父親要我回去做什麼?”
陳琳答道:“在下不知也不過在下猜測,應是主公重病在身,思念公子,所以才要您回去吧。”
袁熙苦笑道:“只怕未必吧?父親如今病臥床榻,讓我返回鄴城的命令,怕是我那繼母劉氏意思吧?”
“這”陳琳老臉一紅、面露尷尬,“主公雖已不能言語,可夫人在下命令時候,主公也點頭示意了。”
聞言,袁熙心中一陣失望涼意:“父親讓袁譚兄長也前往鄴城了嗎?”
陳琳搖搖頭:“未曾也。”
如此,袁熙也就明白了。
果然啊,袁譚和袁尚,都乃劉氏所生,他們兩個再怎麼爭,是無所謂的。
但自己卻不行,自己只要顯得有能力一點兒,就會被袁紹和劉氏視為威脅。
一個小小幽州刺史袁熙和一個坐擁帝都洛陽城的袁熙,顯然後者能力更大些。
父親啊父親,我們三個都是您兒子,何必厚此薄彼呢。
關鍵,若那袁尚真比袁熙有能力也就算了,可袁紹之所以選袁尚做繼承人,不過是因為長得好看像自己而已。
當真是.庸主昏父也!
在袁熙心情萬般變化時,一旁坐著的謀士沮授和田豐也全然都是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袁紹為什麼召袁熙返回鄴城,他們心裡同樣一清二楚,袁熙若回去的話,只怕此生再無可能有所作為。
但他們也不能明面把利害說出來,畢竟自家主公跟袁紹之間關係還是父子,這段血緣關係是無論如何也沒辦法否認的。
可倆人也害怕袁熙真的去做一個孝子,返回鄴城放棄大業
事實證明,他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等陳琳開口問袁熙公子考慮如何時,袁熙毫不猶豫回話道:“抱歉了陳琳大人,我從幽州遠征而來,是為拿下整個司隸。”
“現在洛陽已得,長安依舊在曹軍手中,我還要帶軍過潼關佔長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