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的軍隊還未打到蕭關,西秦的兵馬也沒有打到大散關,就算打到了,用後世一句話說,幹就完了。
朝堂中,此時短暫的安靜了幾分鐘,在有人將要遷都的提議說出以後,這種沉默經過短暫的發酵,彷彿有一種力量要在這沉默中爆發一般,就像地殼中積存的力量,要藉助地震和火山爆發來釋放。
陳方靜靜看著,並未吐一言,既然結果已經註定,此時再說別的也無意義。武媚娘不會同意遷都洛陽,李弘聽自己母后的,僅此而已。以武媚孃的強勢和性子,她認準的事情,誰又能左右?
短暫的沉默,忽然朝堂之上,一聲呵斥,面對的正是最先提出遷都的那位官員。
“遷都遷都,今天你們要遷到洛陽,明日你們還要遷到哪裡?”
怒斥之人正是長孫無忌,高宗母后的親哥哥,此時李弘的親舅爺。大唐自建立以來,長孫無忌這已經是歷經四朝的老臣。
長孫無忌一聲怒斥,面對這白髮蒼蒼的老臣,幾位提議遷都的朝臣都垂了頭,不敢出一言。
若是論這裡誰的資歷最老,自然是長孫無忌,論誰的官職最高,還是長孫無忌,百官之首,四朝元老,又是真正的皇親國戚,和皇室有著永遠割不斷地血親。
這座朝堂,這位老臣已經在這裡經歷了無數春夏秋冬,無數風風雨雨,多少朝堂爭鬥,多少爾虞我詐,他可能比任何人看的更清更遠更準。
長孫無忌有些佝僂的身軀站在朝堂中央,目光掃過,那年老滄桑的目光彷彿灼疼了所有人的雙眼,讓人不敢正視這位老臣。
“太尉大人,太后和陛下聖體重要,讓太后和陛下移駕洛陽宮,在洛陽宮指揮天下兵馬,前線將士拼死,文武朝臣鞠躬盡瘁,我們並不是要丟掉長安,丟掉關中啊!只是不想讓太后和陛下犯險。”
“夠了,本宮不會離開長安!”
武媚娘怒拍龍椅,朝堂上噤若寒蟬,武媚娘看向李弘,目光中收斂鋒芒,看著自己長子,臉上神色溫柔許多。
“弘兒,你呢?”
“李家宗祠在這裡,先皇陵寢在這裡,國家社稷在這裡,誰都可以退,朕不能退。”
武媚娘讚許的看了看自己長子,目光中的溫情化作一抹淡淡的欣慰。
若是大唐歷經此次劫難不倒,弘兒就真正長大了,以後就不必讓自己盯著看著,他足以應對任何困難和艱辛。
這或許就是上天給弘兒的磨礪,大唐歷經三代,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安樂,若是沒有一些風風雨雨,自己這長子或許能安穩做一世盛世君王,不過畢竟少了一些銳氣,少了一些決斷,少了一些磨礪。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不經歷風霜雪雨,不經歷寒風刺骨,弘兒註定還是稚嫩許多。
盛世君王其實不好坐,沒有居安思危之心,這個國家又如何長久。自己可以教導弘兒,讓他少走許多彎路,少趟許多險流,可是以後的大唐皇族,又有有誰教導。
弘兒養不成一個君王該有的修養,這是害了大唐皇族,隴西李氏。說到根本,就是弘兒缺少許多磨礪,比不得他的太爺爺,爺爺和父親。
他們都是戎馬一生或者半生,而此時的大唐,真的很難給弘兒這般險惡的環境讓他磨礪。
北漢和西秦之危,卻是一個最好的磨礪機會,就讓這次危機成為弘兒的磨刀石,讓他也磨礪出一些鋒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