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獻藥抱了秦始皇大腿

第 50 章 新的理念

“柴中丞是不是覺得,這些商人可以空手就能蓋起長城?他們不是一樣需要找人去建築嗎?這些商人要是把忙於勞作的人給僱傭光了,哪還有人再給我們種糧食啊?”

其實柴尺既然想出這個方法的時候,就會想到這些人會這樣問,他對這個政策幾乎是考慮的非常的完整了。

“馮大人,您問的不錯,商人招人必然需要付給農人糧食,如此一來,農人有了糧食,自然就可以存活了,這可是和國家徭役的最大的不同,尤其是商人徵人,民眾會考慮這個徵人的合理性的。”

柴尺笑了起來,只要不是國家出面那就不可能是必須去的,由此就會產生了選擇,百姓既可以選擇種地,又可以選擇打工掙錢養家。

柴尺的一句話,也讓眾人有了新的認識,他們也算是明白了這個工程承包是個什麼樣的東西了,如此看來這個迴圈是讓國家暫時擺脫了少糧的困擾。

“我計算過了,咱們大秦的稅賦大家都清楚,如此算來,只要是我們的稅賦沒有什麼問題,那麼我麼那就根本不用操心工程的事情,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工程的質量問題。”

大秦的稅賦一般是相當的高的,幾乎到了田畝產量的對半以上,如此算來,這些稅賦只要是平穩收上來,那麼一定會有錢來支付工程款的。

其實柴尺敢這樣說是絕對有根據的,古時候的田地的肥沃不是現代人可以理解的,畢竟那個時候的地力不像華國這樣的貧瘠。

通常按說一家五口來計算,以當時的生產力來計算,這一家足夠能耕作上百畝的田地,如此一來四百萬回來的徭役,自然還是有剩餘的勞動力。

如那些靠天吃飯的田地,也是因為環境的問題根本就沒有什麼不能夠吃這一說的,只要是不碰見天災,農民是完全可自給自足的。

至於上繳的那一部分也是完全可以供養國家的軍隊的,在柴尺的推算中,大秦的土地是暫時還算是比較夠用的,不過朝後必然要擴張,畢竟這個時候沒有什麼計劃生育這麼一說的。

而且往往國家需要鼓勵生育的,如此一來人口的膨脹自然會引發戰爭的,大秦一旦強大起來必然要打出去。

到時候國家需要排程的糧食也要從原先積攢的國家糧食裡撥出,這樣一來,整個糧食領域的流通就會非常的順暢了。

柴尺所謂的第四雕其實就是指的如此一來,這邊大部分的糧食都到了修建長城和阿房宮了,哪還有多餘的糧食去換取馬匹,由此一來,匈奴人那邊的糧食必然稀少。

所謂的物以稀為貴,那這些馬匹的價格差自然就能彌補這邊的國家差距,如此一來,一旦形成這個順利的糧食流通領域,那胡人的馬將會越來越便宜。

那麼如此下來必然會引發戰爭, 不過按照剛才扶蘇所說的,防禦戰自然他們不怕匈奴人的。

所以說,大秦的稅收只要是沒有問題,對付其他方面的東西絕對是非常的有力的良好的條件,如此一來不但國內有所緩解,就連外部的勢力也要大大的收到限制。

所以說這種以農事為主的國家,是絕對佔據了主動的,沒有人是看著喝牛奶吃牛肉完全不要糧食的。

其實這就是大秦的現狀,一旦放開了手腳,其實是大有可為的,畢竟他們的糧食夠吃,剩下來的就是看養足了精神去打誰了。

其實這個時候的經濟,比現在的經濟簡單了很多,對於現代人來說稍微動動腦筋就能想出很多好的主意。

之所以他們沒有想出來,還是因為眼界的問題,這些人再厲害,也不可能憑空想出來這麼多的事情。

更何況從古至今每一次的戰亂幾乎都是糧食引起來的,大部分侵略都是因為糧食分配的不均勻造成的,所以說過去的說法是很有道理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