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瀾去看了溫棚的進展,這些幫工做事很專業,他們把人分成兩撥,一拔專門蓋溫棚。一拔專門做火炕,這樣火炕的進口和出口就很容易和溫棚鍥合。
要是溫棚做好了再做火炕,那麼火炕的進口和出口又得重新打洞。
這兩者同時進行的話,兩撥人就好商量,按照火炕的長度和寬度,蓋溫棚的人就會在適當的地方留下進口洞和出口洞,到時候只要直接做洞口就行了。
溫棚下面用的是土磚,這種土磚不需要買,直接在自家田裡取整個方塊土就行了,這個各家都有備用的,也是防著自家要做房子和豬舍什麼的?到時候做來不及。
顧瀾家因為分家沒有這種土磚趙大叔就把自家備用的騰給了顧瀾家。顧瀾要給錢,趙大叔不願意收,說這個不值錢,不用給錢。
顧瀾最後還是堅持給了三百文,顧瀾問了顧金康,說這土磚就值這個價,而且趙大叔家的日子也不寬裕,要不然他也不會趕牛車。
趕牛車可是要起早床的,趕完牛車,趙大叔還要去做幫工,也是夠辛苦的了。
顧瀾覺得不給錢自己都過意不去。
溫棚的上面,顧瀾打算用一種類似於現代薄膜的防水膠布先蓋一層,這種防水膠布唯一的缺點就是不透光,蔬菜生長是要一定的光照的,這樣一來,顧瀾以後就得幸辛苦些,時不時的要揭開頂蓋,讓溫棚透風透光。
為了不讓自己那麼辛苦地爬上爬下,顧瀾決定在頂蓋做一個視窗,上面就只蓋一塊防水膠布,兩邊各用一根繩子固定,這邊拉就揭開膠布,那邊拉就蓋上膠布。那麼通風光照的問題就解決了。
蓋了一層防水膠布後,為防止冬天大雪會凍壞蔬菜,顧瀾就準備再加蓋一層厚矛草,相當於給溫棚披了一層厚被子,既防凍又防雪。
照顧瀾的預算,這個溫棚起碼得要四天左右的時間才能蓋起來。
但按照目前的進度來說,只要三天就可以蓋起來,而且還可以收早工。
今天也夠忙的,顧瀾一天都沒歇腳,一天三頓飯,再加上工人們不時要些工具,材料什麼的?顧金康腿不方便,董方源又不知道東西放哪兒?基本上是顧瀾一個人跑進跑出的找東西,遞東西。
到了晚上,顧瀾收拾完東西準備睡覺,沒想到董方源走了進來,看著顧瀾,眼神晦澀不明,“我的傷已經好了,師父催我早些回去。”
顧瀾一聽就明白了,敢情這傢伙要走了。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顧瀾也瞭解了董方源,別看他長著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其時骨子裡冷得很。
從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那位小姐之約就可以看出來。
看著對誰都好,禮貌有加,挑不出一點毛病來,其時對人都疏離得很,始終和你保持著一定距離。
顧瀾起先還以為他就是這個性子,後來又發現他做人也是有原則的,只要你對他好,入了他的心,他就會以真心待你。
剛開始顧瀾對他是一臉防備,他對顧瀾也是不冷不熱的。
後來顧瀾把他當一家人看待,他也把自己當作了顧瀾家一員,平時很少說話的人居然成了話嘮,只要和顧瀾在一起,就說個不停,害得顧瀾以為他變了性子。
直到顧瀾發現,他對其他人,除了謙遜地微笑以外,基本上很少說話,這才讓顧瀾放下心來,還好,這麼一個俊俏兒郎,要是被自己帶成了像婦人一樣的話嘮,那自己可就有罪惡感了。